我印象最深的,關(guān)于那個在劇中不停做著總結(jié)啟示工作的旁白黑人小哥,他在最后結(jié)尾提到的,大概是,暴力爭斗與相互殺戮之下其實都是人性。
穆斯林頭領(lǐng)之前一直都在用虛虛實實的非暴力和信仰來偽飾自己的本我,直到他誤殺了阿得比斯,阿得比斯身上的動物性成為了他的一部分,他開始暴力。再到那個喜歡唱歌惹是生非的黑人小哥與他互相救贖,他徹悟了自己身上的權(quán)利欲以及神性之下的自我,成為了真正的領(lǐng)袖。
希林格和比徹之間的復(fù)仇,都是通過不斷殺死對方親人來實現(xiàn)的
整部劇看完后發(fā)現(xiàn)了鮮明的立場問題。在OZ里面沒有一個好人,每個人都有邪惡的一面,但對不同團(tuán)體的描述完全不同。
愛爾蘭人重情重義,詭計多端,借刀殺人;
黑人暴力,販毒,雞奸,死性不改;
納粹黨不擇手段,種族歧視,暴力,雞奸,但不吸毒;
拉丁裔販毒,暴力;
穆斯林虔誠,正義,固執(zhí);
中國人可憐,弱小,但重情重義;
西西里人販毒,暴力,但有擔(dān)當(dāng)。
只有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或者說沒有具體組織的人)
每集的血脈噴張只是這部劇精彩的外殼,每集的旁白才是這部劇升華的地方。就像每本書的引言導(dǎo)讀,剖開了這部劇的內(nèi)核。特別喜歡這一季的第三集,音樂的旁白,尤其是最后那段:William Congreve said,' Music has charms to soothe a savage breast, to soften rocks or bend a knotted oak.' But what happens when the music is gone, when there is no melody, when all you hear is silence? The bittersweet, deafening sound of nothing, nothing at all."配著Said的死,想著一眾信徒在失去了他們的melody后的迷茫失措。
"I didn't become a zoo keeper just to behave like one of the animals."
全劇中心論點如題↑
最初,史林格大爺欺負(fù)了傻白甜比徹兒,比徹兒黑化后糊了大爺一臉屎,并順便破壞了人家的假釋,讓他多坐了二十多年的牢—這是互相糊屎的開始。
氣急敗壞的史林格大爺找到凱勒做了個局,報復(fù)回來,狠狠糊了比徹兒一臉屎
比徹被打斷手腳,欺騙感情后又設(shè)計誘拐了史林格的兒子,讓大爺不得不親手殺了自己的大兒子。
死了大兒子的大爺找到二兒子后讓他綁架比徹兒的猴子,并殺了蛾子,讓比徹兒也體會到了喪子之痛。
痛失愛子的比徹兒找人暗搓搓地做了史林格的二兒子。
“監(jiān)獄風(fēng)云 第六季”一絕!OZ ....guess everyone has his own demon 非故意劇透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