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山楂樹啊,它為何悲傷……”溫情男聲的吟唱,春風般融化了整個空間的黯淡,也撫慰著那棵寄托愛情的山楂樹。山楂樹從靜默到搖曳,從一樹綠葉蔥郁到滿枝白花絢爛,安靜地配合著字幕,交代著故事的結(jié)尾。在一個緩慢推近的特寫鏡頭中,那棵“革命”的山楂樹并沒有像傳說中那樣開出鮮紅的花朵,它不諳世情,依舊自由、自然地開著屬于自我的白色花朵,如同那無法被扭曲的純美愛情。
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正處于文革的中期階段。文革前期那種砸爛一切的激進主義浪潮雖已漸漸退去,但人們?nèi)栽谖镔|(zhì)生活的匱乏與精神生活的壓抑中苦苦支撐。在這種強調(diào)絕的集體主義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性依舊被極大的壓制著。
爸爸是右派,媽媽重病在身,還要照顧幼小的弟妹,女主角靜秋根本沒有條件編織她的年齡本該擁有的絢麗的夢。沉悶的社會、貧困的家庭讓她稚嫩的臉上鮮有笑容。她自卑又自尊,倔強而獨立,纖弱的外表掩藏著堅強的靈魂。她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靜秋將真實的自己嚴嚴實實裹起來,屈從于當時的社會規(guī)則?!昂煤帽憩F(xiàn)”這四個字
去到遠安的時候,走到哪里,都有人說及電影《山楂樹之戀》。這里面,有八零后,也有七零后、六零后,甚至五零后。還有人告知,某位年齡偏大的知性老同志還是“山楂樹”的骨灰級粉絲。一致的共同點是,他們?nèi)谑子硠傔^就看完了《山楂樹之戀》。當然,多半是在網(wǎng)上看的盜版。一位年齡偏大的老同志還告訴說,那段忠字舞跳得特別好看。
到得宜昌,全然不是遠安人傳言的“一票難求”,家人手頭還有爸媽看完余下的免費票。九月二十日晚,去看九點鐘的夜場時,解放路電影院五個放映廳全部爆滿。站在人流里,看到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在這里觀摹七十年代舊日歲月里發(fā)生于身邊人又在身邊附近拍攝上影的身邊風土人情,真是別有一番感觸。
男女主角清純亮麗,電影廣告綠意清新,畫面已經(jīng)比較純美了。進得電影院,等到鏡頭拉開,倒有些后悔挑選了一處送票的境地看這部清新電影,解放路電影院的放影環(huán)境比較落后。這一切已然是后話了。
小說與電影廣告語都大肆宣傳說,《山楂樹之戀》是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在我看來,卻也未必
這是一部在高中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和同學偷偷去看的一部電影,也許是那時幾乎沒有時間看電視的緣故,對這部電影的故事性和評價都各種好評,雖然也說不上哪里好,但好不容易看一次電影,有動圖就覺得是奢求了,所以覺得格外好看,而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就格外深刻!而之后的好長一段時間之后,再看時已是大學!
電影整體就是小清新,文藝純情,有的人說好多情節(jié)過于做作,而我覺得那個年代難道不是就那個樣子嗎?喜歡也不會大膽表白,而是羞澀的表達,所以對于老三和靜秋兩人之間朦朧淡淡的愛情能夠理解
“山楂樹之戀”醒后不見伊甸園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