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預告,一見到這么丑的哪吒,腦海里立刻給這部國漫定了“人設”:情節(jié)薄弱、劇情低幼、設定粗糙、形象塑造不用心、充滿無厘頭笑點。無奈一笑,心想,這肯定又是被“捧起來”的一部電影。這種以丑陋反派為中心的片子,能獲得大眾的支持嗎?
但是……
生而為魔,那又如何?!
三星給分鏡,原來應該多給半顆想鼓勵一下國產動畫,但最后被逼看彩蛋,覺得實在沒必要給了。
講真這樣的劇本,迪士尼是不會拿出來的,因為這個故事有一個編故事里最大的錯誤,也是觀眾越看越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判斷標準的不斷游移,引起觀看過程中的間離,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世界觀不固定,來回變,讓觀眾需要停下來不斷否定前一分鐘的情感投入。
如果要說和身世做斗爭,一層就足夠了。天生是人,天生是妖。但現(xiàn)在天生是人落了個惡靈,天生是妖得了個善靈,這究竟是和命運做斗爭還是和自己的血統(tǒng)還是靈魂?
在本周的上映影片中,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無疑是最令觀眾期待的,其預售票房已經(jīng)過億,目前豆瓣評分8.8分,遠超過近幾年的國漫佳作《大魚海棠》《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同期,追平2018年暑期檔爆款《我不是藥神》同期,不少人已經(jīng)提前賦予它“2019年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稱號”。
之所以選擇了哪吒這一形象,導演餃子解釋說,是因為哪吒具有反叛精神,就像做動畫時候的自己。他希望能做出一個“不認命”的故事,給自己還有追求夢想的年輕人鼓舞和力量。
因為這部動畫,導演餃子受到了更多關注。
小時候看“哪吒鬧?!钡纳裨拏髡f,完全不同于其他神話的意氣風發(fā),傷心難過之余更多的是恐懼驚詫,李靖到底是怎樣絕情的父親??!何至于要逼到一個3歲的孩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剛烈自盡……雖然我承認“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這八個字沖擊力夠大,戲劇性夠強。
【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降世和封神宇宙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