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經(jīng)典臺詞寫在開頭。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yùn)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多么驚人的相似。
翻譯到踏血尋梅里,就是:選擇生或者死,究竟哪一項更勇敢?
理解王佳梅,甚至并不需要把自己代入她特定的角色中:新移民,家里窮,援交少女,想做模特卻硬件不夠,被愛人當(dāng)作玩物拋棄……你只需要看到她說:活著會痛,活著會恨,活著就要每天想著怎樣活得更好。什么叫活得更好?就是別人買得起的東西我也要買得起,別人可以追尋的夢想我也有機(jī)會追尋,別人擁有的溫暖愛意我也可以有那么一個懷抱……
可是人生在世,甚至不是分成三六九等,那是三十六十九十等甚至三百六百九百等,如果要層層翻越,你甚至不知道盡頭在何方。王佳梅也是如此,初來香港,被繁華吸引,心里是沒有累的,有的是激動,有的是希望,有的是一道道光,那個時候在她看來香港的所有都是令人期待的,再臟再破的房間,也可以是以后功成名就時回望的辛酸卻可愛的回憶
最新的香港金像獎最佳男女主的獲得者都來自這部電影,特別是影后春夏作為首部作品就成為影帝的新生演員演出十分出色。對人生徹底失去希望乞求解脫的年輕女孩被她演活了。郭富城在四大天王里算演技突破最明顯的,經(jīng)常嘗試不同角色,拋開他偶爾選擇的劇本太差,一般情況都有出色的演出。春夏不算一個典型的網(wǎng)紅長像,十分的耐看,又有著陰郁氣質(zhì)作為一個從大陸來到香港求生活的女生,為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模特不斷奮斗,卻被現(xiàn)實打倒最后淪為援交女,但是仍然心系在大陸的父親還為他打錢發(fā)短信。電影中謀殺場面還原充分有巨大的視覺沖擊。反社會人格的丁子聰作為社會底層和同為社會底層的佳梅在網(wǎng)上認(rèn)識,同樣失落的兩人最后通過身體的交姌達(dá)到了融合最后丁子聰也完成了佳梅求死的愿望,佳梅在高潮中死去。佳梅作為一個新香港人努力的學(xué)粵語仍然被認(rèn)出被嘲笑,在香港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前段時間亞視收工,黃耀明舉辦了三天的香港已死紀(jì)念演唱會,其中就抱怨了香港文化已死,粵語已死,香港電影已死,粵語音樂已死,算是對時代發(fā)展的怨恨吧
《踏血尋梅》“善待家人,風(fēng)雨中,他/她需要你遮風(fēng),你需要他/她避雨”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