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五集的紀(jì)錄片,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集和第三集,也就是講杜甫和王維的兩集。
這兩集的主持人比較有文化底蘊,西川的詩寫得不錯,他的旁白和一些感悟也能看出是經(jīng)過沉淀的,第五集的主持人說的那些話和這一集比起來簡直相形見絀。
我認(rèn)同西川說的年少時很難喜歡杜甫,但是當(dāng)慢慢有閱歷之后會愛上杜甫。杜甫自身的人生沉浮,對國事家事天下事的憂思都雜糅進(jìn)了他的詩文,讀詩即讀心。我喜歡西川說杜甫像一朵牡丹遲開于長安。大唐繁華時他同熱鬧格格不入,大唐敗落時他像長安殘留的為數(shù)不多卻枝莖粗壯的牡丹
題材是真的不錯,光看名字就被吸引了。隴南那段鏡頭晃得厲害,又沒拍出艱險的感覺,青城山上山那段也是。成都詩人聚會估計本來想講的是精神傳承?結(jié)果無論鏡頭還是對白都無法讓人動容,沒有那種時空交錯的悠長感。反而杜甫草堂的小男孩是亮點。不少鏡頭給人感覺都像是隨便拍的草草剪的。不是紀(jì)錄片那種真實感,而是畫面不美而且沒有意思表述。后半段還不錯,就是……給了西川老師太多懟臉鏡頭,主角不應(yīng)該是杜甫嗎?
疫情已經(jīng)第三個年頭了,在今年春天來臨之際,我還在憧憬著外面草長鶯飛的美景,幻想著去到一個滿園春色的地方,感受季節(jié)的交替…
遺憾的是,疫情似乎像個壞人,所有美好的生活憧憬,它都要搶在出發(fā)前按下暫停鍵,不過在這3年的疫情期間,我也曾趁著疫情休息的時候,偷偷溜出去旅行過,走過最遠(yuǎn)的地方就是長安,那是我夢寐以求,甚至想要一輩子定居的地方。
從廣州到西安,將近8個小時的高鐵,從南到北,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妙。一個生長在南方的孩子,從未見過雪的模樣
《跟著唐詩去旅行》極富創(chuàng)意!杜甫:從《望岳》到《登高》,便是杜甫的一生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