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個月前剛刷完kmhm不久就看到了池叔有新劇的新聞,那個激動!至于對編劇能力的懷疑,說沒有擔憂必定是不可能的。畢竟對一個寄予希望的演員,作為一個路人粉總希望他能盡量接最好的劇。好在第一第二集看下來,雖然不是喜歡的題材,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看到“戲子”這個劇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難道是史???萬萬沒想到竟然講的是有關音樂的故事。翻譯這種事確實容易產生歧義,韓國人對“戲子”的理解和漢語可能有偏差。不過,第一集里那劇點題臺詞“我們不都是戲子嗎”,讓我稍許確信“戲子”在劇里的大概含義。至于劇里把一個流行音樂band名取成“戲子”(到底是怎么想的)目前我覺得大概只是為了更點題。。我傾向把“戲子”理解為指向所有普通人的狀態(tài),畢竟人生如戲,一旦離開自我敘事的小世界,人人都是戲子,或多或少需要進行一定的角色扮演。池城說他每次演戲都想向觀眾傳達一些東西,腦補一下說不定此劇換個只有好皮囊的男演員當男主,這種體裁太容易變成一部無腦劇,而在這個渾身是戲的大叔身上卻看出了思考。至于開播前有部分粉絲聯想到的某…
首先戲子不是一部傳統(tǒng)的愛情劇,它是一部勵志劇,池晟說過自從女兒出世後在考慮作品時變得感性,他希望作品是可以讓觀眾產生共鳴。
申錫浩在一瞬之間由意氣風發(fā)跌到人生谷底,但我有我的驕傲,打落牙齒和血吞,總不能示弱於人前,要想方設法讓自己再次站起來,起初他把鄭河那當成救命稻草,但對於河那的信任而成為了人生的伙伴。
趙河那本是一個模範生,卻被誣捏為性騷擾犯,起初他是自我放棄的,不想再辯解、不在乎刑罰,他關心的只是姐姐會傷心,直到申錫浩找上他,這位小時候認識的錫浩哥讓他看見希望,面對姐姐格林對錫浩的懷疑,河那說人如果不相信人,那我們要怎樣活下去?
鄭格林 — 她的世界裡只有趙河那,為了弟弟她毅然停學,就算成為兼職達人也在所不計,保護河那是她的人生使命,她心疼傷痕纍纍的河那,不希望他再受傷,抗拒錫浩,抗拒所有會傷害河那的事情。但克林愛她的弟弟(正如愛我們的父母一樣),唯有一邊尊重河那的選擇、一邊防備錫浩。
'戲子'沒有轟烈的愛情、沒有殘酷的煙火,它是一個有血有肉、貼近地面的故…
小時候很愛讀席慕容的詩,有一首叫“戲子”,印象深刻:
請不要相信我的美麗
也不要相信我的愛情
在涂滿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顆戲子的心
所以 請千萬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當真
也別隨著我的表演心碎
親愛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個戲子
永遠在別人的故事里
流著自己的淚
這樣的詩句,當時讀來甚是傷感。想著戲子是沒有真情也不能有真情的吧,他們只是在不同的舞臺上扮演著旁人需要他們扮演的角色,無謂真心。
所以戲子是不值得信任的吧。
然而“戲子”這個詞已經很久沒聽到了。這個舊社會上不得臺面的卑賤工作,而今代之以明星、偶像等稱呼而閃亮登場,他們光芒四射,萬眾矚目,所到之處一呼百應,簡直名利雙收,令人艷羨。
一直以來,對普通人而言,明星是光鮮而遙遠的,我們對他們的感情也是復雜的。我們喜歡他們追捧他們,而一旦有流言蜚語負面新聞傳出,我們又會迅速相信并拋棄他們。為什么?因為我們對他們所處的那個圈子其實心存偏見:娛樂圈是復雜的,是骯臟的…
《戲子》這個劇名就看起來有點生僻,和很多人一樣,沖著池城來的,自己本身也對藝人的背后的故事很感興趣,就開始看了。
其實剛開始的幾集有點無力吐槽,為什么1988年的德善穿越出來了?為什么德善的弟弟被冤枉也不給自己爭取清白,只是沉默? 為什么剛開始很壞的 申錫浩 突經歷了事業(yè)上的失敗和痛苦后馬上變成了好人? 雖然失敗會挫敗一個人,但前幾天還在逼一個作曲人,弱肉強食,后幾天就變成了好人了,這轉變也太大了吧。 還有 申錫浩的手下,那個經紀人 金周韓,老老實實的,馬上變成了惡人
【戲子】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