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總要講究兩個字:情、理。
若干一件事被人稱贊“干得漂亮”,是既合了情,又合了理。如果辦事臧否不一,那是缺了其中一個。若直接被人戳著脊梁或腦袋罵,必定是既不通情義,又不達(dá)法理的。
理,放到《鏢門》中來說就是規(guī)矩。規(guī)矩貫穿了《鏢門》的整部劇情,也是這部劇探討的核心所在。
《鏢門》的開始,馬鏢頭夾運私貨擅改鏢路從而被人劫了道,被劉安順按照規(guī)矩趕出鏢門。以此來看,劉安順的處置并無不公之處。但正是馬鏢頭的自裁,使劉安順直到離開太谷都在被人刁難和唾罵。
人情是天性便帶著的,而規(guī)矩卻是文明開化后產(chǎn)生的。很多人在看待問題的時候,更容易首先想起人情,故而為人情破規(guī)矩也是順理成章屢見不鮮了。即便破了規(guī)矩惹出麻煩來,也不會有多么刻薄的指責(zé)。相反,若是為了規(guī)矩不要了情義,就會被人指責(zé)“鐵石心腸”。
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劉安順反而成了造成馬鏢頭之死的罪魁禍?zhǔn)?,以為他不通人情。劉安順也一直固守自己的底線,不肯低頭,因而即便他送了馬車給馬大嫂,也不被人接受這份人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有人情而了不起,可以和更多有人情…
這是一部男人劇,要不是因為霍建華,我可能都不會看。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機(jī)緣,所以才覺得能讓一個女孩子把這部戲看完,說明這部戲有很高的吸引力。
我一向不喜歡看悲劇,即使是這種正劇,也喜歡看屌絲逆襲的逆襲那半部分。可是這部劇,主角一直都很悲催。有個性的原因,但更是時代的原因。我們身處時代的洪流中,很多時候都身不由己。比如安順,比如希平,又比如山貓。每個人的出身,就已經(jīng)訂好了人生的走向。即使再用“what if”推演一遍,人生還是會如此。根據(jù)心理學(xué)的研究,我們總是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我們的心理框架已然如此,是很難改掉的。
而且讓我另外一個共鳴的地方在于,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和民國那個時代都是巨變的時代。就像劇中所表現(xiàn)的,從帝王制到民主國家,民國那個期間一直在切換,誰都不知道未來如何。
就如同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科技在劇烈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誰都不知道未來會怎樣。越是身處這樣的時代,越有需要要守住的東西。這個東西,就叫做規(guī)矩。是做人的道理,它可能很簡單,很根本,但卻不容越過。
這個電視劇三個關(guān)鍵主角…
《鏢門》影評:第二篇
文 / 背景音樂改編演奏 / 讀 by梨葉
點這里可以聽到朗讀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h4IS_m77VI/
劉安順人生中經(jīng)歷的第七個大事件,是接管廣順鏢局時候的巨大落差。坐落于東城敞蔭胡同的廣順鏢局,是劉安順和母親在京城的落腳處。這里說是鏢局,已經(jīng)沒有什么生意,院子里擺滿了各種蔬菜,像個賣菜的地方,更像是大車店,甚至,連鏢局的那塊匾也沒掛上。這里沒有鏢師沒有車把式,只有算賬的祁爺,和擅長做魯菜的大師傅陳爺。這兩位樸實的老人家,面對劉安順的提問,一臉茫然,答非所問。劉安順眨巴眨巴大眼睛,無奈的用賬本遮住了臉。劉安順寫了拜帖,想要拜見京城各大鏢局的鏢頭,并希望他們能前來參加廣順鏢局的開業(yè)宴。鏢局前來接見的人,看似禮貌客氣,動作上卻表現(xiàn)的不那么恭敬。劉安順雖然早就預(yù)料事情會變成這樣,但真的經(jīng)歷了這些,心中,還是有很多惆悵的。
江湖上的事傳的很快,京城八大鏢局的鏢頭,本來就不希望再有人來搶他們的生意,更何況像劉安順這樣的“戴罪之身”——比武比輸還丟了…
劉安順的爹劇中沒說是干啥的,但說劉安順和戴戎的親事,是劉安順的爹和戴海臣定下的,這說明劉安順的爹跟戴海臣關(guān)系不一般,也難怪戴海臣處處護(hù)著劉安順。在劉安順來京城后,還送重禮給杜載山,讓他在京城照應(yīng)劉安順。
山貓的爹要不是捻軍黑旗老帥,他殺過爺、劫劉安順的鏢的時候,已經(jīng)被戴海臣打死了。后來,在京城山貓差點把路遙婷那個了,路宗山即使知道有這么一出,也照樣讓山貓留在瞎子嶺當(dāng)重點培養(yǎng)對象。
最逗的是,路遙婷在劇中挖了戴戎的墻腳,所以這兩位女士是水火不容。但這并不影響路宗山與戴海臣的交情,以及戴海臣對劉安順的器重??磥?,不管個人奮斗,或是男女之間談戀愛、挖墻腳,家庭出身很要命。
李希平最后變壞是否跟他出身不行,就算再努力也不被重視有關(guān)呢?
【鏢門】暴贊!海棠秋日夢 今生是悲空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