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蘇東坡》
六集細細講述了東坡居士的一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罷
深陷烏臺詩案的他 被貶至黃州 卻因他 那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而煙消云散 也罷 活開心為最大幸事 他那上可君臣下可農(nóng)夫的心態(tài) 即使深陷泥潭也活得瀟灑自在
于常州彌留之際 他曾作過一首詩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 黃州惠州儋州
子瞻 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超然脫俗 功名利祿亦是獨善其身
(當然他也是一個實足的吃貨 以東坡命名的菜肴便可以擺席一桌 我太愛他了哈哈 )
歪一下,配音好聽!
本文寫于2024.2.4
搬運自本人公眾號:森森與不妥協(xié)斯基
試論蘇軾的儒釋道合一的思想:
蘇軾是北宋時期杰出的文學家,精通詩、詞、文、書法等創(chuàng)作,在各領域均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曲折豐富,一生大起大落,屢遭貶謫。他從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汲取智慧,不斷思考,形成了儒釋道合一的思想,正是這三家思想的和諧統(tǒng)一才使得他的作品有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
蘇軾的儒家思想體現(xiàn)在他對于“入世”的態(tài)度上??酌弦詠?,儒家主張實行“仁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文人受此影響
蘇東坡,一個了解之后讓人沒法不喜歡的詩人。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歷史長河中,一人的足跡就像雁過留痕、轉眼即逝。人的一生很長,以分秒計算有數(shù)十載;人的一生很短,幾十年在悠久歷史、浩瀚宇宙中有如蚊蟻,千百年后,世殊時異,誰又還記得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人,做過這樣一番事?
蘇軾生性該是達觀的,不然在御史臺監(jiān)獄時,親人替子送食,誤送賜死暗號——魚,以為皇上要殺自己
大才子在不順利的官場上,不管到哪,不管生活如何貧苦,仍然充滿活力,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內(nèi)心去開創(chuàng)一些獨門絕技,讓自己的生活開心快樂。
黃州,杭州,惠州,儋州,我打算去這些地方游游,尋訪大坡的足跡,要把那些美麗的詩詞找來背誦默寫,還要去看看那些生動的山水畫。
在現(xiàn)有條件下,順應生活,并創(chuàng)造性地生活著,大概是自己的“英雄之路”吧。
“蘇東坡”去鳳翔任職年份寫錯了讀錯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