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對于陽陽這個人物有莫名的迷戀,
總能從她身上看到某些美好的東西
愛上這個人物,不是種夸張。
導演的拍攝手法,整個畫面的色調(diào),鏡頭的速度給我展現(xiàn)的是一種久違的似曾相識,看到這部影片,就覺得,親愛的,你也在這里
陽陽一個人在廁所里面哭泣,小如走進來笑她因為母親再婚,要一個人躲著哭。陽陽是中法混血兒,卻從來沒有見過親生父親,母親和自己的教練再婚,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原本是好友的小如成為了自己的姐姐。
畫面幾乎不是我所熟悉的臺灣風格,幾乎完全沒有背景環(huán)境,都是人物的面目脹滿在了那個畫面上,陽陽雖然幸福地接受了母親的再婚,但當她看見自己的教練在練習之后對小如的關心,還是隱隱感到了沒有父愛的缺失。而小如在另一方,也隱藏著一種張力。因?qū)W長紹恩的存在,就成為了兩個曾經(jīng)最好朋友之間的,隔膜。紹恩的眼神一直徘徊在陽陽的身上,而因是中法混血的陽陽靚麗的外形及特殊氣質(zhì),也讓看上去平常而略顯平凡的小如,嫉妒心暗隱。
各自都看到對方自己所缺失的,一切的缺失造成了兩人,在各自最痛的痛處,進行暗戰(zhàn)。陽陽用和紹恩上床打擊小如的強力,小如用在陽陽水中放禁藥導致她失去前途,看著兩人在暗地中,較勁著。畫面抖動著在那些人臉上,掃視時,讓我有種眩暈的感覺。
陽陽最終離開了那個家,和一直想讓陽陽進入娛樂界的鳴人,成為了一個真正的…
《陽陽》入圍五像金馬獎,成為這次金馬獎備受注目的作品之一。而演而優(yōu)於導的鄭有傑,以首部電影《一年之初》獲得臺北電影節(jié)觀眾票選最佳電影後的最新作品。也因此當初這部片推出時也是備受注目,是今年最好評的國片之一。
「所以妳會講法文嘍?」從小到大,中法混血兒陽陽老被問起這個問題。她習慣微笑以對,但笑容總有點尷尬──她從未見過法籍生父,一句法文也不會講。母親再嫁組成的新家庭沒能填補缺憾,生命中的短暫激情也無法治療孤獨,一切對愛的追尋終歸徒然……然後意想不到的事件發(fā)生,陽陽離開了她所摯愛的一切。九個月後,一個人的她踏入演藝圈,混血兒外表現(xiàn)在成了賣點,她必須時時扮演自小排斥的「法國人」角色…在種種的衝突掙扎裡,陽陽將如何面對自己親情、友情、愛情的傷痛?
看過《一年之初》,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拍攝手法很酷,而且畫面處理的很漂亮。就像是DVD殼的封面所說,影片中的光影的確讓我感受到如同巖井俊二電影中的美感,但是如同《衝擊效應》中錯綜的支線交集,卻處理的不慎清楚,讓整部片有點抓不到重心、摸不清頭…
這大概就是這個電影的意思吧,缺了什么就要尋找回來??赡苋四贻p的時候都是這樣,覺察到了生命中缺少什么,就一定要去找回來,或者,用別的填上。那應該還是有力量的沖動吧。
結(jié)果雖然可疑,但討人喜歡。那姑娘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啊。
繼《渺渺》之后,張榕容憑借《陽陽》又一次入圍了今年的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陽陽》是導演鄭有杰為張榕容量身定制的一部電影,講述一個中法混血卻并不會說一句法文的女孩陽陽的成長故事。她分得清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男生,對于生活中的突變也應對自如,唯獨提到父親、提到法國血統(tǒng)、提到自己的身份,她開始表現(xiàn)出少有的茫然甚至對抗。
這是一部帶有導演鮮明的個人色彩的電影,導演給了演員極大地自由度,甚至能看到演員搶臺詞的情況發(fā)生,也許,根本就沒有什么臺詞,人家就是在自由發(fā)揮,這一搶,很是自然。
影片的很多鏡頭是一氣呵成,在變焦的過程中,模糊晃動的畫面往往讓觀眾大喊頭暈。但就是這樣的影像更容易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長鏡頭的使用雖不及《大象》來的考究嚴密,可是真實感就大大凸顯了。當然,影片的真實感并不僅僅只是靠攝影師的手持拍攝、后期剪輯的簡單處理來體現(xiàn),張榕容的表演功不可沒。
回想06年的《一年之初》,那是鄭有節(jié)和張榕容的第一次合作。當時的張榕容才剛剛高中畢業(yè),只是一個長相姣好的中法混血小美女,雖然是童星出身,但…
《陽陽》別樣風格的劇情片 都是混血惹的禍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