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昨晚沒有睡好,原因除了自身一以貫之的衣食之憂外,主要還是受到外物的干擾——徹夜的喧囂,小區(qū)又走了一位老教師。
然而這喧囂不是來自于主客嚎啕之哀哭,而是笑語喧嘩加上麻將噼啪。這樣的場景不是第一次見聞了,只因這次的靈棚與我這小院只有一墻之隔,所以動靜就感覺分明了許多。我不知道最最講究孝道、講究慎終追遠的中國人,面對喪事,是怎樣演化出這樣的景觀的?我在輾轉(zhuǎn)反側(cè)之中側(cè)耳諦聽,沒有一絲微弱的哭泣,各種嘈雜的聲音之外,唯一能夠指示這是一場喪事的能指是音響中單調(diào)的“阿彌陀?!敝?。
早晨起來,出外一看,七八桌麻將散亂的鋪開,昨夜喧囂的人們也歸去了,只是換了新的一撥,于是喧囂依舊。駐足細看那一排排花圈,挽聯(lián)上分明寫著與死者相關(guān)的親友們的“哀挽”“敬挽”之詞,來自其弟子的最多,一幅幅挽聯(lián)在晨風中無力的飄蕩。靈棚深處,鏡框中一個模糊的老人在一聲聲“阿彌陀佛”中打量這個已經(jīng)遠去的世界中的一切。
只是沒有人哭,我于是想起了早年看過的一部電…
一說到《哭泣的女人》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畢加索的傳世之作,這幅畫中,主人公扭曲變形的臉,滾滾而出的淚珠,表現(xiàn)了底層社會人們肝腸寸斷、痛苦無助的景象。而我接下里要說的曾入圍第55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哭泣的女人》與畢加索的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冰鑒是我國第六代導(dǎo)演,《當代影評》中評價到,在劉冰鑒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社會環(huán)境和物理空間的刻意強化 :一方面,這種環(huán)境與空間被作為戲劇中的背景或舞臺,是承載故事或人物的依托 ;另一方面,它們還走上前來,參與了臺前的故事的進展
哎,大哥啊。
(哎,大哥啊。)
誒,哪樣事?
(什么事?)
你看。
(你看。)
誒。
(嗯?)
這個錢,你說的不一樣,給少了。
(這個錢,你說的不一樣,給少了。)
你哭得不太好,肯本沒有達到哭勒要求勒。
(你哭得不太好,肯本沒有達到哭的要求。)
誒,你哈要好多嘛你,你到底是哈要好多!拿嘔兩個紅包給你嘍勒,你哈不知足嘍你。
(你想要多少?你到底想要多少!已經(jīng)給了你兩個紅包,你還不知足。)
誒,只個紅包是我應(yīng)該得勒哈,誒,大哥,你把其他錢給我,你別哭完就變卦了嘛。
(紅包是我應(yīng)該拿的,大哥,你把其他錢給我,你別哭完就變卦了啊。)
你哭得不太傷心,啊眼淚都不得淌兩顆,哈要好多錢嘍嘛,算嘍嘛。
(你哭得不太傷心,眼淚都沒流兩滴,還想要多少錢啊?算了。)
誒,不要這樣勒,我跟你說,你們再死人不要找我哭哦!
(怎么能這樣?我告訴你,你們家再死人不要找我哭?。?br>罵懶樣?罵懶樣?你講懶樣?
(你說什么?)
好!你們家不死,你們家變成烏龜王八!
(好!你們家不會死人,你們家都變成烏龜王八?。?br>破屁股勒,爛東西勒,爛…
什么破玩意啊,連漱個口都要拍2.3分鐘,純屬浪費膠卷。后面還有更多浪費膠卷的場面,依我說,30分鐘就能講完的事拍了1個半小時。電影沒有一點讓人看下去的沖動,拖著看完的,真不知道拍這電影有什么意思,討好外國人?鄙視~
《哭泣的女人》匠心精制!野蠻的 生猛的 被隱匿的。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