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我沒看過原著,可能能因為它太“通俗”,很多公交司機和搓澡大叔在看讓偽文藝的我對它一直提不起興致;可能因為它太“神圣”,書名中的兩個意象隱晦的傳達了作者的野心,如潮的盛譽讓人不明覺厲,似乎總需沐浴更衣才可真正接受它的洗禮;當然也可能就是因為懶,所以一直沒看。這次《狼圖騰》登陸大銀幕,正好給我一個契機,一窺這幅人與自然的壯麗圖景。
看完電影,首先覺得,那些沖著原著或者導(dǎo)演讓·雅克·阿諾名頭來的觀眾恐怕都會失望。但這些好像并未出乎我的意料
狼群是有各種逼格,可是這不能說明啥。成吉思汗打遍天下和狼群沒任何關(guān)系。是狼還是羊,說到底,和崇拜什么圖騰沒有啥關(guān)系。你有實力,你就是狼,你沒有實力,你有情懷也沒有用,除了抱著古老的夢幻去悲憤,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冷兵器時代一去不復(fù)返了,悲憤也沒有用。
回到電影本身,要不是風(fēng)雪夜趕馬那一場,真心只值3分。這個法國人想要說明什么情懷?要說生態(tài)平衡么?還是要說天人合一?這些你一個西方人還太淺了點. 要說狼性么? 沒看出來狼性體現(xiàn)在哪里了。這里的漢人倒更像狼,貪婪,攻擊性。是想揭批我兔的狼皮么?可笑。
月圓之夜看也算過節(jié)了。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看完電影又把書翻出來了。
想起10年前在課堂上偷偷看完這本書,今天再看電影也算是一種紀念。雖然是真狼拍攝,但還是有太多原著中的情景拍不出來了。不是所有的傳統(tǒng)都應(yīng)該被保留,但所有的歷史都應(yīng)該被記錄。
慶幸姜戎留下了這本書,不管有多少藝術(shù)成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已經(jīng)消失的世界。也慶幸阿諾導(dǎo)演留下了這部電影,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原著。
片尾cast名單里,所有的狼和狗都有名字。
【狼圖騰】[體制 ,貪婪, 執(zhí)念, 自然]就看到了這些 ~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