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電影是法國導(dǎo)演嘗試之作,動物的情節(jié)流暢無尿點,人物的刻畫完全為了動物服務(wù),故事性不強,電影的某些畫面里,我感到有點在看動物世界。但也是很好看。整個看起來,小說的影子完全被導(dǎo)演所忽略,他也不擅長做這個。
非常歐味的一部電影。充滿了東方式的哲學(xué)理解,意思是老外的角度看東方,就如好萊塢電影里的日本一樣讓中國人看著總有一點怪怪的,但在對動物的描寫上,全世界都是國家地理紀(jì)錄片粉絲,觀影習(xí)慣類似,法國導(dǎo)演的手法正是符合此種欣賞習(xí)慣,但作為看了小說的國人來講,國人社會主流意識對小說的解讀與法國人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應(yīng)該是國人不要強求的地方。
對于買票到電影院里消遣的人來講,這是一部可以看的比較舒服的電影,新奇、草原狼的生活和生活習(xí)俗的描寫,大草原美麗的風(fēng)景,符號化的蒙古族,動物的智慧和人類的愚蠢的對比,環(huán)保意識的主題,動物與人類生活相互沖突的描述。。。還有什么,讓其我想想。。就是沒有所謂的狼和羊的之類意識的表述,在我猜測,導(dǎo)演對這種意識不是你知道我就給你看的想法,這個論調(diào)似乎已經(jīng)過時了,不需要當(dāng)下…
沒看過原著,所以沒辦法對比,不過電影也多多少少給我?guī)砹苏鸷?。所有的震撼都源于狼?br>整部能算得上讓我震驚的印象深刻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第一次給狼的大特寫,狼的眼神,另我肅然起敬。第二個是狼群跟馬群的那場追逐戰(zhàn),還有第二天馬群死的場景,太過于震撼。
聽說狼是讓阿諾從它們小的時候就養(yǎng)起來,所以這片的優(yōu)點就是把獸,狼,馬,都拍得太好了,以致于我不想看到人,只想看到狼的部分。
狼是種令人類敬畏的生物,孤傲,自由,群居,團結(jié),無一不被我佩服。電影中小狼的出現(xiàn),第一反應(yīng)是好可愛好萌,可是狼并不需要這樣的可憐,所以狼王最后寧可被車追得累死也決不放棄奔跑。它倒下去的那一瞬,讓我對狼的感情達(dá)到了頂點。
電影有很多拍攝多余的部分,比如感情戲啊,有點莫名其妙,所以值得看的,絕對 是狼的拍攝。
我沒有信仰,如大多數(shù)中國人一樣。
我的父輩,我的親友,我曾遇見又錯過的許多人,他們都沒有。
因此我不知道一個有信仰的人生是怎樣的。
我庸庸碌碌地活著,慌張地愛與被愛,僅有的簡陋信仰是“得讓自己活得好點”。
我想不懂什么是信仰。
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懂。
因為正是對信仰的沖突,促成了這部電影。
一種信仰,是族群的信仰,
蒙古人對騰格里的崇敬,如此虔誠,以至于化作圖騰烙印進(jìn)骨血。
這種信仰與生俱來,發(fā)自心底。他們相信長生天,相信騰格里,相信自然的法則。
人和狼,狼和羊,羊和草原,草原和人,騰格里的指引帶來互相制衡,終生皆處于微妙的平衡中,各安本分,生生不息。
草原上的人信仰的,是天地之間道法自然。
另外一種信仰,是時代的信仰。
60年代的中國,舉國上下信奉“最高指示”。
真心與否難辨,但熱情之高漲,空前絕后。
人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那個力挽狂瀾帶領(lǐng)中國人民走出苦難的偉人,正在帶領(lǐng)中國人民走向更富裕的道路。
他是領(lǐng)袖,是偉人,是天星下凡。
正是這種信仰,讓知青們有了下草原的勇氣,引領(lǐng)了場部主任的所作所為。
這個…
擁有了夜晚的自由時間,一人跑去小電影院,意外地又包場了......原以為有可怖畫面,卻意外地收獲了美和感動,從狼的第一次出場,到最后力竭而死,從小知青的淳樸,到以主任為代表的人群的冷漠無知,這部電影為我們展示了狼和人的許多方面,這些方面又和諧地融匯一體,使得我們的情感錯綜復(fù)雜,完整又真實。
從前看過一本書,講商業(yè)思維,用狼性七絕來闡釋,包括組織、合作、服從、全局觀,也包括堅毅果敢、傲然不屈,卻又忍耐迂回等剛?cè)岵钠焚|(zhì)。這部電影闡述的狼的特質(zhì),也正是這幾個方面。首次出場,狼的美麗就把我征服了,大熒幕上動態(tài)的圖更全面深刻地展示了狼的高貴、冷傲、遺世獨立,曾在野生動物園看到放養(yǎng)在山上的虎,優(yōu)雅大氣,沉著穩(wěn)重,確實有王者風(fēng)范,而狼,則有貴族氣質(zhì)。立于巖石上,頭微揚,干凈的白色毛皮在草原的風(fēng)中展開,綠瑩瑩的眼睛威嚴(yán)逼仄,于無聲中洞察一切。電影中用不少中景展示這一幕,也多次用大特寫刻畫狼的眼睛,使這一感受更為強烈。狼,靜若處子,懂得克制忍耐,動若脫兔,直擊目標(biāo),動作安靜而有力,簡潔而準(zhǔn)確。服…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還是報有不少希望的,希望是一場視覺視聽的盛宴,體驗狼和人的交鋒,感悟狼族的魅力。小說《狼圖騰》全文算是平淡,沒有過多曲折離奇的故事。所展示的是作者沉淀下關(guān)于狼與人類的關(guān)系,關(guān)于天道的思考。文字的內(nèi)涵很難映像化。改編成電影能達(dá)到八十分,基本上就算成功了。
電影極力想表達(dá)出小說中對狼圖騰的敬畏,因為狼的聰明、堅韌、團結(jié)、自由和自我犧牲,因為狼的兇殘、暴烈、強悍、善變和不可馴化。但狼的幾場戲真的沒有原著中文字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大,片子開始一場戲陳陣對狼的敬畏的由來表達(dá)很是蒼白。陳陣和老人教科書式的對話,有很強說教意味,說服力不夠。
電影也有出彩的部分,那場狼與馬群的追逐戲,生死一線,血脈賁張,困住湖面的馬群尸體讓人震撼。但是全片狼性的特質(zhì)卻挖掘得不夠,狼與人的較量,大自然的殘酷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
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凌亂不堪,人對動物的感情以及人之間的感情展現(xiàn)得過于刻意,尤其是那段莫名其妙的愛情太雞肋,人個人之間,人和狼之間,都沒有自然流露的感覺。也許是想表達(dá)的東西太多,然…
看這部片子前并沒有看過原著,有人義憤填膺的告訴我,這是個贊美蒙古對漢族侵虐的大毒瘤片,也有人說電影其實就是個環(huán)保片,看完后覺得,這部四不像,前后矛盾,邏輯混亂的片子完全浪費了一個劇情(傳奇冒險)片的基礎(chǔ),只能用大爛片來形容了。
首先,說這是環(huán)保片的完全是瞎扯談。這部片用蒙古老人的口一遍遍的贊美了狼性,更點出了蒙古人是狼的思想。但是蒙古人(當(dāng)然大家都知道是蒙古帝國,從那個走路的和騎馬的對話)和狼性的代表性詞語是“弱肉強食”、“掠奪”、“好戰(zhàn)”,這些被贊美的狼性和環(huán)保的中心詞簡直是截然相反,環(huán)保正是人類用理性克制狼性的結(jié)果,贊美狼性的片子再說是環(huán)保片簡直精神分裂。
敏感的民族問題,說實話作為漢族人,我沒感到漢族被侮辱。其實倒明明是蒙古族被黑了。里面揚子和陳陣那段對話說到“為什么這么多的漢族卻被人少的蒙古人打?。俊薄耙驗槿思因T馬我們走路,蒙古人是狼”然后電影的結(jié)局就是狼被騎著帶來先進(jìn)技術(shù)的漢族開著吉普車打得基本沒絕了。從電影橋段來說這處倒是做到了典型的遙相呼應(yīng)。但是反映的中心思想…
【狼圖騰】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