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采光和粗糙的畫質,一看就知道是學生作品。2009年,也許正是金秀賢從韓國中央大學戲劇表演系畢業(yè)的時候,為了支持同級導演系同學的畢業(yè)作品而出演了這部青澀的短片,如同《小武》里的賈樟柯和王宏偉一樣,只是沒想到,一年之后,秀man就迅速成為了熠熠發(fā)光的耀眼明星。
如果用審視一部成熟電影的眼光來看這部短片,一定會很難堅持地把它看完,但靜下心來,耐心地注視每一個人物,傾聽每一句對白,你會發(fā)現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能走進我們心里并不斷敲打我們神經的故事。很熟悉,《最壞的朋友們》不過是學院派的青年導演們共有的一種情懷,對青春和愛的迷惘。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相信今天的秀man再回看這一段經歷的時候,一定會為這份寶貴的青春回憶感到驕傲,試問多少人能在轉瞬即逝的大學四年過后留下這樣的印記呢?
從美國回來后的春基依然面帶微笑,盡管曾自殺過,但用護腕遮住傷口的舉動說明他的內心依然充滿了陽光和積極的態(tài)度,他還相信并愛著眼前的朋友,想在她們身上繼續(xù)獲得勇氣。在club遇到完的時候,他的目光也依然是單純充滿希望的。他感覺到了愛…
我不是金秀賢的腦殘粉,剛才無意間看到了這段短片。覺得金秀賢那時期的作品比開掛的叫獸好多了。是那么的真實,不做作。仿佛就是他自己。這個短片依舊是達殘酷青春,畫面和人物也比較寫實。即使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家和地方,但青春里特有的迷茫 壓抑 無助 失望似乎都一樣。青春就像把所有生命的重量都壓在一根稻草上,等待一絲火光,點燃最后的毀滅。經歷這場涅槃后會不會長大,也許依然不會有答案。就像女主說的 夏天結束了,有時候我會想 春基死了,機會沒了。
這個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純粹看金秀賢的顏來著,看的時候覺得相當沉悶有無聊。但是相當奇怪的是偶爾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想起春基蜷縮在沙發(fā)上的樣子,突然某天看了關于這個片子的影評就去看了一次,這一次是認認真真的看的,不知不覺就看得淚流滿面了。
當第三次看的時候我都已經沒有把這個電影當做故事來看了,而是看成了一個真人真事。當魯樸將手伸向春基的時候他還太年輕,不懂得拒絕欲望,但是從他們擁吻的姿勢可以看出,春基其實不太愿意這件事情的發(fā)生,當他們面對面的相吻時他也是被動的去擁抱魯樸,但是他們春基和魯樸極度的歡愉過后春基又想再靠近一些,想更親近一些,再又更多的溫暖,但是這個時候魯樸卻冷卻了,想起了仁善,也許這個時候春基想再擁有一個擁抱和親吻,魯樸卻躲開了,他就在思索到底自己又做錯了什么。第二天一早魯樸就又做了和當初完做的一樣的事情,這個像小鹿一樣的男孩子又一次受傷,直到仁善誤會了春基的話,以為他是告白,想和春基進一步接觸的時候,小鹿一樣的男孩又受傷了,傷口又被剝開,承受不了逃又無處可逃,終于…
我很認真的看了這個短片。
里面的春基讓人覺得難過,其實在青春期的時候,真的很需要爸媽的關心,哪怕只是一句兒子我愛你都好,可是那時候的春基什么都沒有,媽媽的嘮叨和大罵,爸爸再也沒有回來,同學們變了,女孩子只是想上他,而不曾問過他,春基你到底在憂郁什么你在想什么,上過之后的拋棄,讓春基越發(fā)的茫然憂郁,有一個場景是春基拿起黑色護腕套在手腕上,然后把自己縮成一團,下巴擱在護腕上,悵然若失的望著窗外。我沒能深刻的了解護腕的含義,我只是被那樣的少年吸引住了眼睛,翻來覆去的看了許多遍那個場景,拋開春基這個角色不談,那樣的眼神屬于金秀賢,倔強中帶著澄澈,干凈的眼睛里卻透漏出那么強烈的悲傷。
看了這個短片覺得金秀賢挺不容易的,這樣干凈澄澈的眼睛,從他出道,一直到現在他還保留著。
接下來讓我很觸動的就是春基躲開仁善的那個吻,春基說,怎么連你也這樣.. 那一瞬間春基的眼神很復雜,有驚訝有難過有失望有憤怒有茫然,很多東西爆發(fā)了,我也很憤怒的想這些想上春基的姑娘們?yōu)槭裁捶且疫@樣一個干凈孤單的孩子,給了他不是一個人的…
說實在的一開始看這類電影短篇很不習慣,覺得畫面太粗糙了沒啥看頭,結果畫面最糙的《最壞的朋友們》成了我最喜歡的真的是出乎意外。
秀man所飾演的憂郁單純的少年,一心向往美好愛情的女主,成熟悲觀的魯樸,漂亮放蕩的完,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覺得這部劇成功了。
故事的結局也讓人唏噓,讓人反思很多。自認為是春基好朋友甚至暗戀春基的女主,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關心春基,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愛情幻想中。自認為成熟滄桑的魯樸,其實也就是比別人多了些閱歷和小聰明
【最壞的朋友們】必看!青春與死亡都是美好的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