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藝伎,就想到清末上海的“長三書寓”(書寓與長三堂子,二者細較是有別的),那些被稱作“先生”的高級妓女。再往前推,則有唐宋時期的官妓、營妓,《琵琶行》里“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消費的似乎也只是才藝,——“教坊”這個名字取出來,本來只是文藝活動的地方呀。但是在一個傳統(tǒng)的男權為主導的社會,事情的邊界,就是這么容易模糊。
看溝口健二的《祇園歌女》,就特別容易聯(lián)想到侯孝賢的《海上花》,兩部電影同樣將鏡頭瞄準了出賣色、藝的女子的日常生活
剛出場,兩個女人都很驚艷。美代春的風韻綽約,榮子的清秀端正,一個有一個的獨特,誰也不比誰遜色。作為女人,都會心里生出萬分傾羨。
美代春邊挽著頭發(fā),邊笑臉吟吟地拒絕了求婚者,說著帶有點激將意思的話,把求婚者趕了出門;這時候,榮子來拜師求收留。美代春擦拭著桌角倒好一杯茶,詢問著榮子的來意,一邊說“做藝妓,可不想表面上那么好”……可是,他居然答應收留榮子,訓練她成為一名藝妓。說到底,他拒絕主顧是因為看透世事和人情,也因為她不想那一刻表達愛他的男人蹉跎光陰、陷入消沉
【祇園歌女】經(jīng)典!姐妹情深非常感人,但也充滿辛酸和無奈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