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來看反町,后來也把這部劇看完了,這是我我看的第一部大河劇。從始至終,利家身邊的人一直在離去啊..利昌、良之、母親、主公..成政、還有神佛般慈祥的大哥..最后連秀吉也先他一步…….(唐澤現(xiàn)在也到了利家晚年的年齡了啊..)陪伴他大半輩子的人,只剩阿松了..阿松和她的兩個摯友度過了余生。前田利家,失去了所有的好友、恩師,在最后的最后,也將天下拱手讓給了家康。他沒有秀吉的野心,他只是,忠誠的阿犬,勇猛的又左衛(wèi)門,和阿松認(rèn)真地度過了一生的前田利家罷了。阿松回到荒子的時候,靠著栗子樹
一般的日劇長度在10~12集,只有大河?。?a href="/w/id74894.html">日本的古裝/歷史劇)能達(dá)到50集左右。這部號稱史上最好看的大河劇,我用了近一年終于看完了。很磅礴的氣勢,講述了利家和松兩個人一生的故事,百度“前田利家”得到的詞條說明劇本是極其忠實(shí)歷史的。
由于我對日本歷史了解甚少,所以本劇看著還是挺有懸念的。雖然知道信長、豐臣、德川都是大人物,可是桶狹間、本能寺什么的卻也是頭一回了解。男主人公利家,給我感覺是一個類似諸葛亮的人物,身處亂世、聞名遐邇、忠心耿耿卻不得天時,只能死而后已。區(qū)別是,利家是武將出身而不是謀士。從他接受阿松“打造出一個女人不必拉弓射箭的時代”的一生托付,到教導(dǎo)兒子“武士是為了天下安泰而存在”;先后兩次錯過殺害秀吉、家康奪取天下的良機(jī),只因?yàn)椤坝袚p我男人的形象”。這種宋襄公之仁令人唏噓不已,正如諸葛亮沒有廢劉禪自立而功敗垂成一般,只能用“君子有所不為”來解釋吧。
本片云集了日本n多大腕小腕,看看演員表就知道我就不羅列了。男性角色里我認(rèn)為織田信長(反町隆史演的)和德川家康兩位最有派頭的,不愧為兩代…
雖然演員陣容強(qiáng)大,但是製作也好,劇情也好,都不算完美。
但一路看下來,還是讓人覺得淡淡的憂傷。
話說看完大多數(shù)日劇後,都會讓人忍不住說一句,日本人真變態(tài)啊,難怪他們能殺人不眨眼,真的是有道理。
最後提一句,靜不下心來看這劇的人是不會覺得好看的。光是那麼多歷史人物就讓你們暈菜了。
對日本的大河劇一向無好感。過度的主角視角,過度的附會和演繹,等等,這些就不說了。本劇也是基于這種既有的“偏見”一直沒看,近幾年劇荒,勉強(qiáng)追到第9集。對剪輯感到很奇怪,比如:
1、大約第5、6集,有北政所惡妻強(qiáng)買的劇情,發(fā)生在1564年,告示版上寫著“木下藤吉郎秀吉”;同一時間段,還有因?yàn)槟珎R筑城木下?lián)尮Φ膭∏椤5蟮膭〖瘏s出現(xiàn)了木下剛改名引起家臣不滿,和墨俁尚未筑城以及墨俁筑城策略的劇情。而歷史上,1566年才有墨俁筑城成功的故事;且,天下布武大約是拿下稻葉山前后才正式提出的。
大河劇,通過描述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家族的經(jīng)歷,來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變遷,所謂時代的滾滾洪流,因此命名為大河。當(dāng)然,本作所描述的人物和家族就是前田利家、前田松和前田家族,故事經(jīng)歷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戰(zhàn)國三杰時期。日本戰(zhàn)國時代涉及的人物和劇情很多,僅僅49集肯定不能包含所有情節(jié),所以該劇主要還是講述了與前田利家和阿松有關(guān)的故事,其他類似的大河劇也有獨(dú)眼龍政宗(伊達(dá)政宗),風(fēng)林火山(武田信玄),軍師官兵衛(wèi)(黑田孝高)等等。
劇情上基本還是以正史為主,主要劇情包含了稻生之戰(zhàn),墨俁一夜城,桶狹間之戰(zhàn),姊川之戰(zhàn),金琦撤退,長島悲歌,火燒比叡寺,三方原會戰(zhàn),長筱之戰(zhàn),本能寺之變,西國大反轉(zhuǎn),山崎之戰(zhàn),賤岳之戰(zhàn),小牧長久手,小田原之戰(zhàn),文祿慶長之役等耳熟能詳?shù)那楣?jié),四國征伐和九州統(tǒng)一好像壓根沒提,關(guān)原之戰(zhàn)和大阪夏之陣和冬之陣也是一筆帶過。人物刻畫上男人們除了戰(zhàn)國三杰外,主要以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佐協(xié)良之,柴田勝家等著重筆墨,女人們則以前田松,淺野寧寧,村井春為線索,與男人們的故事相互…
里面利家這個角色,綜合下來,比較弱。反町在里面飾演的織田信長就老出跳的,或許跟本身的人物性格有關(guān)。
最吸引人的是松和織田信長獨(dú)處的戲份,越看越曖昧。
《利家與松》慕名觀看,我的第一部大河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