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過《匆匆那年》的原著,卻看過同名電影和電視劇。對電視劇的印象更為深刻一些,那里面的演員雖然名氣并非很大,卻很深刻的刻畫出了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在播出后,受到的好評要多于苛責(zé)之聲。
去年年底,搜狐又播出了《匆匆那年》的續(xù)集,名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目的呢,自然是為這段三角戀譜寫一個結(jié)局。作為一部網(wǎng)絡(luò)劇,整套演員換了一波,你可以說這是誠意不夠,你也可以說這是能理解的。劇情和結(jié)局算差嗎?時間跨度未免有些大,把一段80年代開始發(fā)生的感情故事,慢慢順延到了2015年。那時的陳尋、方茴、喬燃都多大了呢?你們自己扳扳手指算一下吧……
<圖片1>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的開篇,喬燃在日本的街頭邂逅方茴。然后,又開始了一段尋找的旅程。
如果方茴沒有選擇回北京,那陳尋和沈曉棠就會順利成婚,過上和普通夫妻一樣的生活。陳尋依舊會時不時思念起方茴,那是對于他來說一段專屬的回憶。他依舊會感到遺憾、甚至懊悔。但那又怎么樣呢?他不會像喬燃那樣傻傻等待下去;取而代之,他會過上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多年以后,陳尋的孩子…
演員全換,陳尋從男神變屌絲,趙燁從屌絲變男神。演技不如第一部,拍攝不如第一部細(xì)致,劇情拖沓,充斥著職場勾心斗角、電商崛起、職場新人慘遭社會蹂躪、剩男剩女等各種社會化鏡頭,與原著主題并不一致。時間跨度太大(直至2015年),掐指一算,正常的男女主角早該結(jié)婚生子、事業(yè)有成了吧。
喬燃和方茴分而合,合而分,終成眷屬,無可厚非。但陳尋卻在經(jīng)歷了職場的平庸、奮斗、輝煌、落魄之后變成一個活生生的酒鬼,對方茴充滿了猜疑,與第一部的人物形象反差太大;沈曉棠與陳尋悔婚后,加了個渣男,成天被家暴,最后被迫離婚,追隨大哥王森昭,大哥卻在一次工程事故中不幸離世。
這樣的結(jié)局未免太過潦草,難怪原著要求停播。
典型的青春過度到成人的電視??催^匆匆那年的電影,電視劇,以及很多版本,終于等到了有一個讓方茴和喬燃在一起的結(jié)局。一直都期待方茴可以遇見一個值得托福終身的人,在我看來,喬燃也就是最好的人選。溫柔,并且富有溫情的喬燃,是方茴十年來最好的朋友,對于方茴,最了解她的人不是陳尋,而是一直在身邊默默陪伴的喬燃。陳尋給方茴的,是一個揮灑歡樂汗水的青春,而喬燃則是方茴最好的避風(fēng)港灣,一種感情的棲息地。陪伴是最長久的情。
剛剛看了其他的短評,發(fā)現(xiàn)幾乎都是吐槽,有說侵權(quán)的,有說顏值演技太差
太牽強(qiáng)的和第一部扯上關(guān)系,原來感動我們的是真實(shí),我們有共鳴,那時的校園,那時的同學(xué),這部劇情太扯,方茴回來當(dāng)設(shè)計(jì)師,正好遇到他們,,如果這不算敗筆,那就陳尋看到方茴的那個表情,后來喬燃竟然說看出他對方會還沒有放下,我只能說,6666666666666.就像夏洛說的,你是什么事候瞎的,放回看到他們的表情,我也看不到任何感情,那種痛過得感情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青春遠(yuǎn)去后,請讓我再瘋狂一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