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想看這部電影只因當時的我迷戀腳踏車,在假期時常獨自騎著車到處晃蕩,到過很多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小地方,沿著鐵路線騎,那種感覺特好。而看到這個片名,原以為是一幫愛好單車的人一起旅行。雖然與我設想的不一樣,但是電影還是我很喜歡的。尋找媽媽,應該是已經(jīng)死了的媽媽,但是抱著信念,尋找媽媽,為了親情。清水圓柏,很好聽的名字,原以為是一種大大的樹,沒想到是小小的植物,但是只是生長在赤壁邊緣的清水圓柏,就像是阿妹說的,只有面對自己了,才能看見。
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面對了,才會發(fā)現(xiàn)。
單車上路,一個人待會兒,想想……尋找……
很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構造成了臺灣第一部公路電影《單車上路》,該劇為李志薔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故事改編自張友漁原著《阿國在蘇花公路騎單車》。
陽光,懸崖,海,蘇花公路,
逃避,信任,愛,青春代價。
一個失手縱火的高中生,一個膽小畏懼的警察,一個為了尋找母親的客家女孩,相遇在蘇花的公路上。蘇花的公路,兩個男生為了逃避責任和現(xiàn)實開始茫茫逃避,當他們開始一起為客家女孩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卻因為一個外國的游客身亡而卷進一場逃亡的路程,當發(fā)現(xiàn)逃亡的路程也會有終點時,他們毅然選擇了堅強面對現(xiàn)實,承擔起責任,而女孩也最終選擇面對母親早已過世的事實。
簡單的來說,有時候甚至我們都無法選擇我們需要面對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的殘酷和重量,超越了我們所能承受的范圍,于是我們開始遮掩,開始麻痹,開始逃亡。而在這漫漫的逃亡路上我們又能獲得多大的寬慰和安心,巨大的恐慌和寂寞向我們侵襲而來,原來在逃亡的路上我們并不能得到釋然,唯有選擇堅強的面對,然后妥善的解決它們,于是才會讓心得到解脫。
信任和愛,是需要被理解…
《單車上路》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