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不是好勇斗狠,而是銘記來時路,心中的攀越不是任性妄為,而是堅持初衷。
看之前當然是目的不單純,肯定顧不得什么climber's high,光想著HIGH兩個叔了,買一贈一啊。不過和我一樣抱著這樣目的的同志,你們不會白來的,有血有淚腎上腺素暴增也是買一贈一哦。
最初看影評有同學提議觀賞堤叔登山的雄姿,其實完全看不到好吧,不過感謝導演,群馬縣風光秀美,山高水長,實在看心曠神怡,搭配后來讓我心跳加速的一個多小時的峰回路轉(zhuǎn)再上層樓,真是值回票價。用比喻來說:是先做旋轉(zhuǎn)木馬,再坐過山車,最后又吃到了冰激凌,這次樂園之行不要太成功的心情。
幽靜的山谷中,某偶像叔和堤叔分享了心情,當你與戰(zhàn)友綁在一根繩子上,他的生死你怎能假裝與自己無關!堤叔不忍他背負如此壓力,但心中大感贊同。(雖然此時我百抓撓心想著堺叔怎么還不出場)如此重要的線索肯定是不能放過:一群要與山抗爭男人,將生命交付隊友,才更能體會其重量。
報社中,堺叔登場了,看著有用不完的力氣,變態(tài)社長爺爺開始調(diào)研他與堤叔惺惺相惜的關系,而后聽到他對堤叔的贊美,社長心…
看完整部劇都是一頭霧水?影響最深的就是堺雅人是打醬油的,社長老頭都癱瘓了還那么色就沒有了。但是直到大家都忙著總結2017我才醒悟過來,全劇就是為了一句話?做什么都要有職業(yè)操守和良心。在信息爆炸的現(xiàn)在各種謠言臆測神轉(zhuǎn)折看的都麻木了,有那么一群人面對一飛機死亡的悲憤和靠著第一手消息走上人生巔峰改變自己命運的路口,堅持住了不易??!
改編自以橫山秀夫一段真實經(jīng)歷為背景、寫成的同名小說片中的墜機確為1985年夏天發(fā)生的真實事件,按照災難規(guī)模,稱得上是航空界的“泰坦尼克號”。
日航123在當時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可以乘坐500人的超級巨無霸客機在起飛12分鐘后因故障要求緊急迫降但在32分鐘后仍然無法降落,最終墜毀。
由于現(xiàn)場為山區(qū),并處于夏天雨季為急救隊的搜尋和搶救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以至于不少受傷生還者因等不及救援而死亡最終524人只有4人生還。
剩下的遺體大部分殘缺不全,小部分完整的因天氣問題未經(jīng)辨認身份就迅速腐敗。
140分鐘無以倫比的精彩群戲,每一顆螺絲釘共演角色都貢獻出了影帝級別的超燃表演?;煸谝槐娎现星嘌菁寂墒炷槷斨校?4歲的堤真一和35歲的堺雅人親切喜人。想象一下本來是看堤真一,堺雅人突然出現(xiàn)時的心情,就是街口偶遇深夜食堂、轉(zhuǎn)角看見碧藍大海。兩個男神一起銅礦飆戲給了我這個影迷巨大驚喜。
說到這部影片,得提一下今年奧斯卡入圍影片也是本人極喜歡的《華盛頓郵報》,9年前導演原田真人就已拍出了同類紀實風格的該本土新聞電影,他的另一個講述記者故事的《獨家新聞》
2008年日本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與2008年日本《電影旬刊》十佳的交集是三部影片:已經(jīng)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入殮師》、山田洋次入圍柏林電影節(jié)的《母親》以及這部《超越巔峰》。
說實話沒有上面這些“榮譽”,我是不會去看一部這樣的日本電影,表面上看有著揭露媒體的現(xiàn)實批判性,但其實非常的“主旋律”,情節(jié)發(fā)展、音樂、攝影都是非常的工整,對于那些對二十多年前那場最嚴重飛機失事有記憶的日本民眾,雖然是從媒體這個切入點進行描寫,但是模式化的人物塑造還是會有不小的沖擊力吧。
2009-02-10
所謂"Climber’s High"指的是登山者的極限狀態(tài)——在極度疲勞之下,大腦會自然分泌麻醉劑,使人亢奮,不再感到恐懼和疲乏。
超越巔峰:情節(jié)跌宕的劇情片 為雅人而來,也果然除了雅人無甚看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