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是說:媽媽強調(diào)要頑強
我們頑強是為了什么呢,小學(xué)的時候頑強是為了初中,初中的時候頑強是為了高中,高中的時候頑強是為了大學(xué),表面上是為了自己的人生,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都要頑強上大學(xué)嗎?
整個中華民族頑強是為了以后的共產(chǎn)主義,是為了后輩幸福生活,所以就應(yīng)該犧牲我輩的利益嗎?
內(nèi)卷之中的躺平為什么要受到責備,就因為勇于承認自己人性的非光彩面嗎
大學(xué)之后是頑強考研,頑強考公,頑強考編,然后又是頑強找工作,或者是頑強的去結(jié)婚。
結(jié)婚一定會幸福嗎?不結(jié)婚一定會不幸福嗎?
大三春夏時期,一個宅女同學(xué)給我介紹《我們這一家》。她的眼中自然是沒有春夏之分,連穿脫衣服都不及時,時常感冒,柔發(fā)長長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她的宅真是到了無人之境,生活全由電視劇、動漫、電影和學(xué)習(xí)構(gòu)成。暑假時期我正好有一場不大不小的病,養(yǎng)病期間,順手就看了這部每一集都很短小、疲憊時可以停下的動畫片。
很快記住那小小的臺版主題曲,“哈嘍你好嗎,衷心感謝,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醒來刷牙都愉快地唱:“讓你接受我,接受我,接受我……請你答應(yīng)我……”可見多么深入人心。MV也非常幼稚可愛,是一家人在街頭轉(zhuǎn)圈。
這小小的動畫,每一集只有七八分鐘,短小的可能只有一分鐘。也絕不是可愛美麗讓人動心的華麗畫風,花媽媽的造型頗像厚嘴唇的鱷魚,橘子的眼珠都沒了,柚子的眼睛是兩道縫隙,畫師實在是有偷懶之嫌??墒侨宋锱c環(huán)境卻和諧融入到了極點,人兒沒有腰,卡通得如簡筆畫;而家具業(yè)只簡單幾條線,配著淡淡色彩;樓房的邊緣是可愛的鈍角,有點像很多年前的神作Hello Kitty,裝飾風格,擺在哪里都好看。
花媽媽的碎碎念、精打細算、家庭主婦、羅嗦和小氣……
好像我們家的媽媽。
爸爸的無言勝有言的諾諾維維,倒是跟我們家幼齒的豆豆不太像。(嘻嘻)貌似他們家的老爸更加“老爸”一點。
我是橘子嗎?……有點像。嘿嘿
我們家沒有柚子,只有一個敗家的老姐,簡直比柚子還難搞,倒是寧愿有一個男性的家庭成員。弟弟可以欺負,哥哥可以仰仗,哈哈哈哈。
8過,花媽媽的臺灣腔真是很贊!
and,他們家還會晚上沏壺咖啡喝!有夠贊!
一開始看我們這一家,純粹是為了打發(fā)時間,我也是把它當成單純的搞笑劇,沒想?yún)s看到了好多讓人感動的地方。
其實花媽作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心里所想,腦子里所思考的都是怎么把這個家打理好,怎么盡量減少家庭的支出,怎么讓家庭的關(guān)心更加和睦,雖然一開始是沖著花媽的搞笑去看的,卻不想看到了好多自己媽媽的影子:媽媽教訓(xùn)我做事情太慢,媽媽亂撕包裝袋,媽媽辛苦地打掃卻沒有人要幫忙,甚至是媽媽為一點點小事大發(fā)脾氣也是一樣。我想,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為了一個家日日夜夜地操勞,有的時候卻得不到理解。
其實從片中不難看出在日本家庭中男權(quán)問題,花媽的辛苦老爸是可以一票否決的。
只是看多了會覺得無聊啊?!?/p>
“別怪他,別怪他,別再傷心對吧”或者“凡事每天都變更,誰亦盼望有一些預(yù)感”,基本上每集一開頭,都是花師奶那重量級體形,搖擺著大屁股,哼唱著吳卓羲的《別怪他》,在廚房間忙忙碌碌。這個場景就算長時間未看如今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腦海中依舊覺得這幅畫面所傳遞的畫面感是有多強烈。
由于對粵語感興趣,所以選擇觀看粵語配音版,個人覺得配音非常生動傳神,把花師奶這位更年期家庭主婦市井,可愛,搞笑,愛占便宜,嘮叨的形象勾勒地惟妙惟肖,把花老爺作為日本父親一貫不怎么會表達情感偶爾來幾句可以震驚四方的話語再加上時而冒出來的“呵呵”詭笑配的也是極其到位。
說說我看了幾百集中最有印象的一話一細節(jié)——有一集中,花師奶規(guī)定讀高中的女兒花帶柑任何時候都不準超過規(guī)定時間回家,有一天女兒和媽媽說好同班級幾個女生去唱K,結(jié)果女兒唱完歌因為自行車壞了等意外狀況超時很久都沒回家,平時這時間點睡的像死豬的花師奶,在花老爺和阿桔睡著的時候,拿出家里的藤拍,像真有人在她面前似的打著拍著
【我們這一家】對臺灣和日本兩地配音的看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