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40集,男男女女,我看齊之芳嫁了又嫁,只覺波折。
待到那位愛唱歌,愛聽半導(dǎo)體的齊媽媽過世時,那些貧窮動蕩年代的歡樂回訪,那竭盡全力在困苦生活中為子女撐起一片歡樂的母親、奶奶的笑容,讓我潸然淚下。
最后我以為齊志芳會在戴志亮的身邊安定下來,可惜有些東西,錯過就是錯過。
這些,我只是遺憾。然后是齊志芳被兒子、女兒帶著一次一次偶遇某某編輯、某某臺長,她的子女似乎是那么迫不及待的推銷自己的母親。待到齊志芳在王紅家外聽著童彤嫌棄臭酸菜,仰頭忍淚故作堅強(qiáng)時,我想到了上次回家時母親與外婆爭吵,外婆偷偷的抹眼淚的情景,再一次心痛不已。
隨后是王東一家關(guān)于齊志芳住處的討論,我才知道齊志芳竟然是睡在她兒子家客廳的沙發(fā)上!就算這樣都還不得安穩(wěn)。在哥哥家被誤認(rèn)為保姆,在再一次的偶遇相親中,齊志芳爆發(fā)了:
“我礙著你們什么事兒”
“媽,我這不是為你好嗎?不想你孤孤單單的”
“我年輕的時候,每次找對象,我都想著你們孩子們,現(xiàn)在你們大了,有自己的家了,我終于可以走自己的路了,是不是你們都過的挺好挺滿足
男人死后,女人改嫁可以理解,但是男人死了才多久就開始尋思著嫁人了?說是家庭條件不行,我也沒看出來能餓死人,要嫁給老李,孩子動了人家的東西,人家問問都不成了?要嫁給小戴,小戴為你進(jìn)了監(jiān)獄,就聽別人說他死了你就死心了?自古還講究一個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呢。后面的都不說了,這一大家子我也是服氣,都是屬墻頭草的。
ps:年代能對人有一定影響,但年代是不能標(biāo)簽個體或團(tuán)體的。說是xx后,難道就能一筐子框死一圈人了?行為思想走向有些是有代表性,這就是所謂的大多數(shù),但個人的思維形狀確是不能歸結(jié)于時代和外界成因的。
基本不看國劇的我(一般不看國劇是因為題材編劇給力的不是那么高頻,現(xiàn)代的家長里短小三戲不喜歡,古代的瞎掰亂造胡扯n角戀的太甚,看了對語言也沒什么幫助),話說先開始看這名字就不想看,太俗了點。不過總結(jié)性名字也不錯。
一直挺喜歡蔣雯麗的,說不上為什么
【娘要嫁人】除了愛情還有什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