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部是因為據(jù)說在美國的淘金狂熱中,涌入西部的拓荒者不少曾經(jīng)是殺人犯、只要他們能在西部活下來,就有土地,那些穿著牛仔褲、踏著馬刺靴大概也是大剌剌的,粗野不講理的,殺戮慢慢成為他們的本性,他們所做的大概只是順從了政府的指令行事,但他們畢竟改變了西部,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美式思維真是誨人不倦,再黑暗可怕?lián)碛胁凰乐淼牡鬲z魔力都可以被小小一個十字架擊潰,瞬間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我對Guillermo 沒有偏見,因為《潘神的迷宮》在我個人排行榜里可以榮登頭20位。但《地獄男爵》卻Superman痕跡太重,一貫的勵志手段一貫的英雄惜美人噱頭,讓殺機重重的地獄形同擺設,不痛不癢就被棄暗投明的HELLBOY輕松搞定。
首先,HELLBOY既然來自地獄也即意味著邪惡埋伏人間的惡種,人既然是有本性那HELLBOY的本性向惡是必然。都說英雄不問出處,這貌似是天堂給地獄下的一張犒賞令:來投奔我吧!只要你幫我維持世界太平。犒勞是什么?金錢、美女...大大的!所以,HELLBOY為了答謝天堂教父的養(yǎng)育之恩去鏟平邪惡,不惜舍身求義,要知道他鏟除邪惡的同時勢必斬斷自己根脈,不如說是自我毀滅。有如FBI長官所說“當你打敗所有魔頭以后,你自己就是最大的魔頭”,到那個時候恐怕HELLBOY就不再是BOY,而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別忘了,美國不僅是物質(zhì)天堂還盛產(chǎn)“HERO”,全民偶像除了《超人》《蜘蛛俠》...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地獄男爵》
一個哥特式的題材,光看造型就值得一看商業(yè)大片能夠做到如《Hellboy》已屬難得了。幽默的臺詞,一點沒有庸俗的感覺。這里至少有三個鏡頭,可以說是本片的亮點:1、撒旦之子在陽臺上和一個9歲的女孩探討愛情,并吃他的助手和火焰圣女的醋;2、性格冰冷的火焰圣女與撒旦之子的愛情故事——全身通紅的男爵不怕火,他們兩個湊在一塊更本就是絕配,最后兩個人在烈火中親熱擁抱的畫面,絕對是“ice and fire”——典型的哥特式,幻想中的完美愛情——冰火中永生。請注意!火苗的顏色是藍色——這是地獄之火;3、墓碑下找死人問路,然后背上死人到處跑。哈哈,這個噱頭,有點我小時候看動畫片《怪鴨歷險記》的味道了——真正意義上的黑色幽默。另外,納粹,這點對我來說也很重要,幾乎有納粹情節(jié)的片子都屬于我的必殺。盡管可能在編排上該劇有些牽強,不過單單就造型來說,我個人覺得比《黑夜傳說》、《刀鋒戰(zhàn)士》什么的Cool多了,再加上“被人類撫養(yǎng)的撒旦之子”,“地獄之門”這些元素,使得該片比那些純粹胡編亂造的黑色動作片更多幾分自我救贖的思想
既然是來自地獄的惡魔之子,那么可能舉著啞鈴叼著煙光著上身露出肌肉的男人才能真正代表他,或者他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美國的西部精神,所以才讓導演癡迷于此決然推掉了《哈里波特》。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哈里波特是屬于羅琳的,留給導演發(fā)揮的余地實在太少,如果我有野心有想法,也許也不甘心在某一個盛名之下。
說到西部是因為據(jù)說在美國的淘金狂熱中,涌入西部的拓荒者不少曾經(jīng)是殺人犯、只要他們能在西部活下來,就有土地,那些穿著牛仔褲、踏著馬刺靴大概也是大剌剌的,粗野不講理的,殺戮慢慢成為他們的本性,他們所做的大概只是順從了政府的指令行事,但他們畢竟改變了西部,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要說我真的很喜歡地獄男孩嗎,應該也不是,漫畫人物里似乎我還真的叫很確切地喜歡過超人,當然并不是因為超人最象人的外表,我喜歡那個想得很多,很有責任感,又很內(nèi)向在德克薩斯農(nóng)場里務農(nóng)的農(nóng)場男孩,可是地獄男孩里,打動人的不是他這個人,不是他多么有力量,而是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對一個生命的尊重。
說起來也許很容易
下個月12號,《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即將上映,距離上一部電影《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已相隔了11年之久。在那之后,原定的三部曲項目由于資金問題而擱淺,隨后不了了之。也正是在那一年,漫威憑借《鋼鐵俠》的一炮打響從而拉開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序幕,直至今日超級英雄電影仍是全球最吸金的商業(yè)類型片。而相對于現(xiàn)今如日中天的漫威和DC,「地獄男爵」所屬的黑馬漫畫公司也許并不怎么知名。但若是告訴你這個公司手握《異形》、《終結者》、《鐵血戰(zhàn)士》以及《機械戰(zhàn)警》等作品的漫畫版權
《地獄男爵》細看還是有很多可取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