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esia,你怎么這么傻?難道你不知道,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認(rèn)可自己,而不是別人怎么看?
那天你打破了自由潛的世界紀(jì)錄,你下潛了102米,又再游上來,你的肺被壓縮成拳頭的大小,大腦和身體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完成了如此偉大的事。你開心了多久?一定沒幾分鐘,因為第二天你又要挑戰(zhàn)104米,就因為日本選手要挑戰(zhàn)103米。她做到了,你也做到了。但你看到她完成的有多干凈利落,上來后拉著繩子微笑著說“I’m ok”時候輕松愉快的樣子了嘛?難道你感覺不到這和你壓力山大、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微妙但本質(zhì)的差別嗎?
其實導(dǎo)演并不真正了解自由潛,他對于自由潛的理解都是標(biāo)簽化的:危險,極限,世界紀(jì)錄,世界第一自由潛選手,自由潛圣地藍洞……這源于他只想講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而非自由潛本身,因此所有的情節(jié)塑造無不圍繞著Alessia和steve,試圖營造一種愛情和命運的宿命感,這種重人物而輕行業(yè)的敘述結(jié)構(gòu),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影片缺乏后勁兒。因為無論是Alessia還是Steve,他們熱愛的自由潛,決定了他們是誰,他們的愛情,也建立在自己的熱愛上面,如果不把自由潛講明白,導(dǎo)演所試圖表現(xiàn)的偉大,就無所依托
電影以自由潛為背景主線,一步一步牽引著兩大主角的人生軌跡。主創(chuàng)團隊可以用故事串聯(lián)了男主Steve和女主Alessia的情感,也用他們的職業(yè)最終選擇結(jié)果綁架了自由選擇的人生,套上了名為“宿命”的殼子。
電影的敘述語言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圖片式和影片式的回放敘述,取自于男女主的生活選擇實錄;一大類是男女主和受他們影響的朋友們和家人們,側(cè)方講述他們眼中的男主Steve和女主Alessia,也是在這部分講述中主創(chuàng)團隊們完成了他們對整部電影的情感升華——人性中的無私和美好;另外一大類則是自然語言
《The Deepest Breath》與其翻譯成《最深的呼吸》,還不如翻譯成《呼吸的極致》才能跟這個紀(jì)錄片想講的極限運動--自由潛水相吻合。
開頭必須感嘆,有自己的熱愛真是一件非常迷人,非常有魅力的事情,有熱愛的生活似乎更精彩。
然而如果你愛上的是自由潛水,那收獲的可能就是極限,極限的快樂,與之伴隨著的極限的死亡。
早在太平洋小島--綠島旅行時我就接觸過潛水,不過是深潛,還是背氧氣罐,被人拉著走的那種。但即使有氧氣罐,有教練保護,在剛準(zhǔn)備后背入水的時候,還是極度恐慌
Netflix最近剛出的紀(jì)錄片《The Deepest Breath》給四星吧。
2018年在臺灣的綠島第一次潛水,那會兒是人生中非常低谷的一段時間,我在教練的帶領(lǐng)下僅僅下潛了10米,但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平靜。我記得當(dāng)時和朋友描述,仿佛回到母體。大海的深邃讓人感到平靜,有一種讓人回到生命最原始的狀態(tài)的無法言語的靜謐,我感到敬畏,臣服,也被懷抱,安撫。
第二年我又去了泰國專門學(xué)了潛水,那種回到生命最初的狀態(tài)的感受沒有了,但是大海依然讓人感到敬畏,每次下水前依然帶著恐懼,每一次下潛
「The deepest breath」
抱著一種自由潛水員必看的朝圣影片的心點開了這部紀(jì)錄片,看完以后一時間卻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不知道是該為Alessia的毅力感慨,還是該為Stephen的勇氣與自由感慨,還是該為他們這種be的結(jié)局而感到悲傷。
影片里有好多人說的話都很想截圖留下來,看到最后卻覺得,只要有這些就夠了。
想來前兩天還在說想要找到一個可以完完全全理解我這樣喜歡海的人,卻沒想到在這部片里看到了理想般的愛情。是啊,他們找到了彼此吧,永遠存在于對方心中的,可以得到的最美好的一切。
《最深的呼吸:自由潛之戀》Laura McGann指導(dǎo)新片,The deepest Love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