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劇情很松散,在看這片子的同時就有了很多思考的空間。
起初我以為導演編劇想講一個類似與阿甘或雨人之類天才的故事,看了一會兒又覺得是講對弱勢群體給予關懷的故事。
可看著看著發(fā)現雖然片中出現了不少弱勢群體,可焦點始終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雖然弱勢,可卻是個天才,而且是那種足夠吸引別人注意的天才。
也許是導演想借他做一個招牌,喚起人們對以他為代表的弱勢群體以關懷。
可惜我看下來的感覺是除了有才能的失足天才外,其他弱勢者大部分都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
天使之城的天使和神究竟是要求他們呢,還是讓他們自救?
詩人不是狹義的寫詩之人
他們是這樣的人:冒著毀掉世俗生活的危險,而進行高峰(狂喜)體驗的人,正如“獨奏者”。
獨奏者(詩人):
你可以成為他的朋友,但不能夠替他扼住他自己命運的咽喉。
現代性摧殘著天才。
城市隱居者,在確定性的城市里捕捉偶然。
他愛所有,他愛所有人,害怕apartment;他擁有巨大的愛,成為上帝的愛。
天賦是世俗生活的障礙。
平庸在現代社會已成為一種品質。
到底誰瘋了,精神病的倫理困境。
宗教的回歸:除了關注命運(貝多芬),更要回歸宗教(巴赫)。
愚蠢的人,他妙語連珠的詩篇你們卻充耳不聞?。看我奓opez時,Ayers都有看似絮叨卻充滿寓意的詩篇)
當無知又成為我的品質時,在失眠的夜晚我寫下這些平庸之詞,這樣的失眠并沒有佩索阿說的那么偉大。世俗生活變?yōu)閷⒁胨膸讉€小時,在這幾個小時里,至少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總比在清晰中不知所謂的好。我們每天在夜晚獨奏著自己的夢,奏者自己,聽者自己,而又是誰睡了 誰醒著,誰正常,誰瘋了。
"The Soloist" is about how unknowable other people really are“
音樂可以安撫人類的心靈。
我遭遇的困境時,想找人說說話,卻不知找誰,此時我就會去聽音樂。
大提琴低吟之聲,仿佛在聽他訴說一個故事。
聽過以后,雨過天晴,心情也平靜許多。
古時候,孔子提倡用禮樂來治國,仔細想想,還有幾分道理。網上去抄些資料。
禮樂治國: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并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和樂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有序的社會政治文化制度。
中國的文化,非常重視禮樂
再一次。
被一個影片扼住喉嚨。
不知該說些甚嚒。
世人被寫歷史噠人耍噠團團轉。
導演讓我們用眼睛欣賞叻一次Beethoven噠交響樂。
特立獨行。
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真相。
Beethoven是世界“公認”噠傳奇。
他雙耳失聰仍能創(chuàng)作出曠世傑作。
他是與命運作鬥爭噠典範。
那麼好。
我來告訴噠大家真相。
Beethoven原本是一個非常虔誠噠基督徒。
他早年間噠作品全部都是讚美上帝噠聖樂。
可是慢慢噠隨著他被當時社會噠認可。
他開始漸漸迷戀肉體噠慾望帶給他噠感覺。
雖然表面上仍然對上帝非常虔誠可實際上他卻早已忘記耶穌基督噠救贖。
後來Beethoven得叻非常嚴重噠性病。
再後來身體嚴重發(fā)炎抵抗力低下。
最後導致雙耳失聰。
他質問上帝這一切到底是為甚嚒。
他埋怨上帝為甚嚒自己那麼“虔誠”卻依然命運多舛。
他恨上帝為甚嚒這樣作弄他。
但他卻忘記自己曾經做過甚嚒侮辱叻上帝噠聖名。
以上說噠這些絕不是跑題。
人不就是這樣嚒。
Mr.Lopez就是。
他一直以為自己可以救得了Nathaniel。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對噠。
可就算Nathaniel是病人。
他也有被尊重噠權利。
【獨奏者】殿堂級劇情片 被低估了的獨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