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了解這部電影,是因為介紹中說,影片中有各種各樣的相機,鏡頭,出于漲知識的目的點開了這部電影。
可是看過五分鐘之后,我更被劇情所觸動。
國家不強大,受苦的只能是人民。
為了工作,為了活下去,聚集起來的人們殘忍又暴力。
滴著鮮血的砍刀扎破了肉體,活生生的性命瞬間就消散了,而這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
一張照片足以改變一個世界。
鏡頭下的主人公,他經(jīng)歷過的事情 ,通過一張照片被世界知曉,但是他的人生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呢?
有很多留在我們印象中非常著名的攝影作品,改變了人們的認知
片子仿佛是用一張張紀實相片拼成,我喜歡它的構(gòu)圖和顏色??赐旰?,感覺到導演想表達很多內(nèi)容,可每一個主題都沒到位。情節(jié)推進得很慢,仿佛要把事情娓娓道出,但最終種族沖突的原因交待不清,主人公內(nèi)心的矛盾刻畫不夠深入。直到影片結(jié)尾,兩位主角身中子彈,一位選擇了自盡,卻未能引起我心靈的沖擊。因為一切早在預料之中。
繼【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無法無天】之后,又一部以槍枝氾濫為出發(fā)點的警世電影?!拘允謽尵銟凡?Dear Wendy】 ,初聞此題可不要想歪了,畢竟手槍暗含的雙關語,跟性兜在一塊,實在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為聲色享樂的引導,這個俱樂部淪為情色的代言?其實不然。 性手槍,性成了動詞,和手槍達到高潮, 一上膛就難以掌控,是一種魅惑如女人敞開的胸襟,于是和手槍約會只能玩玩,熟識每把槍與生俱來的性格、背后故事,卻不能當真做愛(愛人),因為一旦真的愛人(殺人),所有愛甜蜜的一面都將瞬間煙滅
一開始的鏡頭是采訪kevin
然后的鏡頭轉(zhuǎn)到了南非。原以為人性本善,但沒有料到的事種族之間竟然會發(fā)生如此大得沖突。一個無辜的人竟然被活活打死,甚至直接澆上汽油將其殺死。當你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會出手嗎,如果不是,請不要譴責kevin。
他們的任務是通過圖片將殘酷的現(xiàn)實傳導給世界,
我不知道那個女孩是否被救,
我也不知道kevin此時的心情有多差,
但他完成了他的基本任務,
他發(fā)現(xiàn)了歷史性的一張圖片。
如果你要求他救那個女孩,你是不是要求其參加軍隊,幫助那些他們認為正義的一方。誰會去,這樣的話,還不如給自己bang bang 兩槍。
bang bang club 里的人追求的是事實真相,換做是我,我絕不會扛著攝像機在戰(zhàn)場中飛奔,他們是在拿命追求夢想。
所以
請不要譴責kevin
1、戰(zhàn)地記者的職責便是反映真實,而反映真實便首先不能選擇站哪一邊,因為只要政治或者主觀上占了哪一邊,鏡頭下反映的便不會再是真實。
2、基于上,kevin的折磨沒有必要,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在理性的沒有必要的分析下,人本身還是會自責,會去思考到底這個職業(yè)的意義在哪兒?是在記錄真相,還是在袖手旁觀。葛雷格拍攝的《沙巴拉拉之死》被政治家引用,操控著下一次的屠殺和國際輿論,如果說真的要說誰的問題,更多的應該是輿論引導者即第四權的問題,而照片本身,只有兩個字——“真實”。
“槍聲俱樂部”沉重的普立茲獎——向所有戰(zhàn)地記者致敬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