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講述了陜西一個小村落里,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帶領徒弟們追求和傳承嗩吶技藝的故事,表現(xiàn)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chǎn)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和兄弟情。影片沒有大制作、大場景,在故事情節(jié)上緊貼現(xiàn)實,樸實無華地為觀眾講述了一群鄉(xiāng)村嗩吶藝人之間平凡的故事。同時,影片音樂充滿濃郁的西北風情,導演特意選取合陽線腔音樂作為影片的音樂元素,伴以交響樂隊的協(xié)奏,將傳統(tǒng)老藝人對嗩吶藝術的堅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本來不想寫長評的,因為懶,但是短評又超了字數(shù)。
整體觀影下來,大抵感覺也就是下跪的低微不至于,輿論的高度也上不去。如果這部電影一開始有正常的排片量能正常地接受觀眾的檢閱,也不過就是一部50分的央視電影。
前半段師傅的感情戲全靠猜,后半段收獲滿滿的負能量。傳統(tǒng)民俗文化隨著時代的逐步發(fā)展遭到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guī)律,因為已經(jīng)不被需要,但至少可以把非遺的包袱抖利落,讓觀眾看到嗩吶文化能被很好地錄制保存下來也算是給后代的傳承留了一點念想和希望
對于《百鳥朝鳳》這部電影來說,最大的成功在我看來是制片人方勵的那一跪和傳統(tǒng)文化的落寞這個電影所展現(xiàn)的主題。制片人方勵那一跪將一部沒有什么存在感的文藝片推向了話題頂端,將這部影片推向大眾視野。而傳統(tǒng)文化的流失,更讓大眾從心理上多了一分愧疚和心理上的責任。這部吳天明導演的遺作,有了以上兩個元素基本上可以預見它的成功了。
然而回到電影本身,這真的是一部好作品嗎?電影的情節(jié)很簡單,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講的是一代嗩吶班主,挑選接班人并傳師授藝過程。電影下半段主要講述隨著時間的逝去,老一代嗩吶藝人將自己的班主之位讓給了徒弟之后,由于時代的更替,新潮的思想以及新潮的食物開始大量涌入農(nóng)村,嗩吶藝術慢慢的落寞的一個過程。
整個電影以嗩吶中心,但是在導演的鏡頭中其實忽略了嗩吶藝術這個重要的道具。這部電影本身的立意在于對嗩吶藝術這門傳統(tǒng)文化的流失所表現(xiàn)的哀嘆,然而在電影中對于嗩吶這門藝術的介紹卻少之又少。看完電影的我對于嗩吶還是沒有任何了解,更沒有愛上嗩吶這門藝術
【百鳥朝鳳】不算影評,剛看完趁熱說兩句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