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會比七年級更好嗎?”
“不會?!?br>“那九年級呢?”
“整個初中都糟透了。”
如果是整個青春期都糟透了呢?
電影的名字叫 welcome to the dollhouse,但唐恩沒有dollhouse。她只有一個special people club還被拆掉了,她沒有娃娃甚至還砍下了妹妹的娃娃頭。她想得到Steve的愛,想做布蘭迪女朋友希望他別走,可是她沒被家人愛過,唯一愛她的朋友被她叫“死基佬”。
不停地被欺負,被忽視,被嘲笑,忍受之后是什么?會爆發(fā)嗎?會一走了之嗎?沒有蛋糕吃的時候,也不過是沉默
- “Why do you hate me?”
- “Because you are ugly.”
青春期的傷痛來得干脆而直接。這是一個丑小鴨的故事,你知道,無論如何蛻變,她最后也無法張開美麗的大白翅膀。那張打著中產階級標簽的全家看似美滿而幸福,讓11歲的道恩更像是個不和諧的音符,笨拙、古怪、自卑、敏感,生活于她是絕望而反復的灰色,哪怕偶爾暗暗泛起浪漫的粉色,也很快會被失望、嘲笑和羞辱沖刷得一干二凈。
到了21歲,道恩依舊會是個丑姑娘,她的生活絕對不會像丑女貝蒂那樣運氣,就連自己的家,也冷冰得不想讓人靠近。特別是有一個伶俐可愛、甜言蜜語、會耍心計的妹妹,她的不漂亮、不圓滑、不懂變通簡直是一場致命的災難。她明白自己得不到寵愛,索性和鄰居家的男孩在后院建了個Special People Club(抑或“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試圖以“與眾不同”對抗周遭的一切,可和所有孩子一樣,她內心仍對成為焦點人物充滿熱望。
學校是另一個寧靜的煉獄,一排雪白的儲物柜,她柜子上涂寫的毒言惡語顯得格外刺眼。被女生排斥,被男生欺負
她從頭到尾都是個格格不入的人
衣服格格不入 發(fā)型格格不入
在學校里被所有人惡意嘲笑愚弄欺負
沒有任何朋友
在家里上有偽善冷淡的哥哥 下有撒嬌討巧的妹妹
夾在中間她顯得古怪頑劣
青春期同齡人之間的惡毒行徑
帶有玩笑性質的尖銳殘酷
如短小快速的匕首 朝而復始的密密刺來
無法招架 就只得默默忍受
傷口也許會隨時間漸漸愈合
但那星星點點的疤痕會一直存在
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
成長對她而言已似一層包覆在身上的殼 丑陋而厚重
無法掙脫 又尋不著出口
只能尷尬僵持的背著它 緩慢向前走
心里不是沒有渴望的
想成為全校最popular的女孩
暗戀上哥哥樂隊里那個狂放不羈的長發(fā)年長男生
被班上的痞子欺負 隨即又被對方喜歡
一段暴力青澀的交集無疾而終
心中的矛盾 喜悅 害羞 恐懼 憤怒 自卑
和無所適從的日子攪拌在一起
自內向外的膨脹起伏
這部95年的獨立制片電影 非常好看
當時初出茅廬的Heather Matarazzo憑借此片勇奪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的最佳新人獎
從此踏上indie另類女星道路
其實 再慘淡的青少年歲月
也終將有撥云見日的一天
爸媽20周年紀念日party上,心事重重的7年級生道恩被眾人眼中的小可愛妹妹蜜絲一把推進水盆,家庭錄像帶將這一過程完整記錄,并被家人視作最好玩環(huán)節(jié)反復觀看,雙重恥辱卻是這個10歲出頭少女恐怖青春期連環(huán)噩夢中再正常不過的一節(jié)。
之前,在她的“Special people club”被強行拆除后的庭院,爸媽沉浸于刻意經營的賓客盡歡的場景中,哥哥馬克及蜜絲分別吹奏爛漫樂曲、跳動曼妙舞步,乖巧地配合他們將這中產家庭的亮麗溫馨完美展現(xiàn),她則身穿不合身的衣裙立于洋房窗前,構成突兀的迷茫風景。是夜,她偷偷爬起用榔頭將錄像帶砸得粉碎,又欲對已厭惡到極點的蜜絲下手,終沒像[夢旅人]里的可可一樣殺妹,只嘆口氣躺回自己的床。本片中類似稍微遞進便可大書少年犯罪的“轉捩”尚有多處,但導演托德?索朗茲似乎更關心少年變成模樣無二的成人前的恐懼、焦慮與憂郁,道恩在小小年紀已要承受在家庭、社會、心理甚至性上的諸多苦難。
片頭步步拍近的家庭合歡圖上,道恩手搭于爸爸肩膀、腰被馬克輕攬,笑容燦爛飛揚
歡迎光臨娃娃屋:富有感染力!丑女孩的恐怖青春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