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涉及的主題非常繁雜。同時時間維度跨越之廣:從童年至老年。要在一個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維度里講述清楚,其難度是超出想象的。阿莫多瓦則巧妙地運用了一個套層結構將這件難事,輕而易舉的實現(xiàn)了。雖說用的是一個套層結構:戲中戲,并非具有先鋒意義。但有所不同的是,他將套層結構中的第二層:童年往事,藏在了回憶與夢境之中,以一種大腦的意識活動方式來呈現(xiàn)。如果不看到最后一個鏡頭,是完全無法知道這其實是導演導的一出戲。
同時阿莫多瓦通過這種劇作結構擴大敘事空間,將其結構在1小時53分鐘內
阿莫多瓦還是依舊那么細膩,還是依舊在回望人性,自己的對方的,在看自己母親、愛人和身邊陪伴的人。我一直都認為歐洲的文藝電影才是真正的好電影,而好萊塢無論是在人物的刻畫,細節(jié)的描寫方面和歐洲電影都相差一個檔次,另外就像Martin Scorsese說的那樣,漫威真的不是電影。中國的主旋律電影更是電影工業(yè)中的糟粕,比如說流浪地球。
我最早接觸藝術電影的時候,就是看西班牙電影成長起來的,從無法把握,到最后手不釋卷;阿莫多瓦的電影從《斗牛士》中的欲望和死亡
痛苦與榮耀:人最后都會改變與和解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