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跟導演硬傷啊
到目前為止的幾個主要槽點:
1、林浩作為所內(nèi)破案率最高的優(yōu)秀刑警,抓美麗貸嫌疑人進場耍帥,致使嫌疑人從很明顯的側(cè)門逃脫;然后就是給林浩一段追逐戲,順便為了給黃希和林浩鋪感情線強制進行矛盾建設(shè);
2、黃希作為一個刑偵法律案件的專門記者,幾次三番就警察征用物證胡攪蠻纏,編劇強行設(shè)置歡喜冤家,很尬;
3、抓菜霸,窗戶不設(shè)防,又被逃脫,再次給林浩追逐戲,而且中間插一段編劇自以為是的喜劇行為;
4、配音經(jīng)常出現(xiàn)音畫不同步的感覺,可能是因為后期剪輯,稍微影響觀感;
一開始我是有些抵觸這部劇的。
覺得很多劇情很離奇,我不知道我是站在“上帝”視角,所以覺得劇情很NC,還是劇情本身就不合理……
1.薛梅都錄好了視頻、設(shè)計好了舉報路線,但是最后卻被垃圾車撞死。怎么講,時間上差一點點,或者有大車來的時候當事人斜著跑一下,故事可能就不一樣。或者她上訪的形式變一下?就是感覺為了要角色“死”而“死”
2.徐英子和徐小山的故事讓我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徐小山有那個膽量去勒索,都不能先做多幾手準備?留個備份也好呀。而且這么容易就被抓到了,真的是“蠢”
電視劇《掃黑風暴》整體來看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尤其是人物角色的塑造非常好,比如殺手老寧、派出所所長胡笑偉、大俠大江、綠藤炮王陳建波等,都非常有特點,也非常深入人心,這些角色每一個都有不少于一個的獨特習慣——比如,老寧喜歡吃生蒜、胡笑偉總是量血壓,大江的粉色保溫杯和蹩腳的英語,陳建波吃火鍋愛吃糖蒜等。這些習慣無疑給角色增加了特點,但有些雖然對角色塑造加分,卻顯得多余。劇中對角色減分的習慣也有不少,比如林浩的摳牙、李成陽的耳鳴和壞笑,就讓人看著很不舒適
真就高開低走,沒有深度,演技解決不了問題,包袱太少了,使得看到19集就知道全部了,后面索然無味,故事細節(jié)很少,我當時看到18集的時候在想,林漢的死會不會與別的事情有關(guān),而不是直接與麥自立有關(guān),或許與伊和新村項目有關(guān),但是結(jié)果讓我很失望,就只有麥自立這一條線,真的就找到尸體就全完事了,可是李成陽很早就知道尸體在哪了,所以說這本身就矛盾,后面沒有包袱,本來20集就結(jié)束了。而且我覺得除了徐英子以外,根本就體現(xiàn)不出這個 黑 字,還是太假,像內(nèi)個宋濤,一問話就有破綻,而且那么多天過去了
斷斷續(xù)續(xù)看完全劇,先說結(jié)論吧,虎頭蛇尾,覺得挺可惜的。
前三集多線敘事,懸念抓人,節(jié)奏緊湊,主演們的演繹都非常到位,鏡頭語言搭配各種潛臺詞真的很好看,需要鼓掌!但這么多條線怎么收,還得收地好看,需要打個問號。
五集之后節(jié)奏開始下來了,一些支線明顯雖然是塑造人物所必須的,但確在人物塑造上實不夠讓人滿意,在老演員的對比之下,就更顯捉襟見肘。
真正讓我覺得這部劇出問題的,是看了兩段戲之后。
一個是在黃希撞見孫興之后,連夜見了林浩之后就離開了。這段戲很明顯是有問題的
【掃黑風暴】深入人心!恰逢其時的掃黑題材,精彩好看的滿意答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