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昏頭昏腦地看了《風的旅程》,很多東西都沒有看明白,不過看完還是蠻有感觸的···
風的旅程是風琴(孤獨)的旅程,是一場兌現(xiàn)承諾的旅程,更是一場結(jié)束旅程的旅程。男主角說他要進行這場旅程,是為了一個承諾(把手中的手風琴還給它的主人)。承諾,更多的是對結(jié)束流浪進行的一場宣言吧(傳說擁有這把風琴,就注定要流浪,孤獨伴隨著你)。是不是還了琴就可以結(jié)束流浪呢。
整個電影里彌漫著很濃的孤獨味道。沒有背景音樂,有的是風聲,鄉(xiāng)村的聲音。不管是用琴演奏著歡樂的曲子,還是美麗的風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讓人感受到那種孤獨之感,可怕的孤獨。選擇了自由,像風一樣的自由,同時也就選擇了孤獨。
流浪或許很自由,但是也很孤獨,或許你會說在旅途中可以看到很多美麗的風光,認識陌生的人,跟他們聚會狂歡,甚至可以認識到美麗的女人,但是記住流浪的心是缺少依靠的,它最終真正需要的是歸宿,內(nèi)心的歸宿,而這個歸宿就是家庭,就是親人。
歷經(jīng)長長的旅途
一直能想起馬貢多。不只是應為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從絕世美景到人們多元化的崇拜和摸不到邊際的價值觀。都是美感。
影片無疑展現(xiàn)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魅力,但仍是廉價的復刻。
南美是個離我們文化太遠的地方。
能夠看得清整個電影的流向,他們的經(jīng)過,看到的山花、湖與鹽灘;還有那些在手風琴、鼓勝中搖頭晃腦沉醉的人們,巫術(shù)與血的洗禮
太多元素了……
但故事的意義何在,沒想明白。
或許音樂里有對人生堅持一種傳承,從每代人身上流過。從格拉大師、伊戈納西奧·卡里略到富民·莫拉萊斯,平實的大地上流過的平實故事里自有它的深義在。
音樂不壞,當成純風光片或者什么風情片來看也成。
導演還是想講一個故事,不過似乎發(fā)展脈絡不甚清晰,給人故意裝深沉的感覺。
情緒是貫穿全部影片的靈魂,故事情節(jié)、對話、景物、鏡頭都是圍繞情緒而設計,特別關(guān)注情緒的影片或小說甚至不太在意故事結(jié)構(gòu),或者故事結(jié)構(gòu)簡單到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對于本片這個詞就是:流浪。
導演似乎還想加一點魔幻的色彩。這是一個流浪歌手與手風琴的世界,人們癡迷于此,甚至在決斗的場合都希望流浪歌手用他的琴聲伴奏。而老人的手風琴是被施了魔咒的,歌手注定流浪。不過,這一魔幻元素影片交代的不夠清晰。
導演試圖把故事、情緒與魔幻揉合在一起,建立一個馬孔多式的空間,不過相對《百年孤獨》,這三者不太鮮明,其之間的聯(lián)系也不夠流暢。相對來說,情緒這一點做得還不錯,其他兩者比較弱。
決斗那場戲是一個亮點,在故事、情緒、魔幻三個方面做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
說實話,斗歌時唱的歌在我聽來一點也不好聽!小木馬兒那段音樂讓我忽然想起了BEYOND,只要再蒼涼些就很像大地!
一老一少一頭驢,從平原到高山,從荒原到大海......那樣的風景,那樣的風情!如果對南美的文化了解一些,或許看這部片子會更能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個片子其實還有些做作的成份在里面!有些玩深沉的感覺!
《風的旅程》2009年,獻給想去人生旅行的你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