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上海,五星級高登酒店的領(lǐng)班路途,年輕瀟灑,為人仗義,工作精明認(rèn)真,年紀(jì)輕輕就成為了酒店侍者的leader,盡管獨自生活,卻將事業(yè)和生活都打理的井井有條,更有一幫小兄弟效忠追隨。他的人生本應(yīng)是四平八穩(wěn),逐步邁向小康甚至是富有的運程,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名叫阿鵑的神秘女子,從此命運發(fā)生了徹底轉(zhuǎn)變……
《紐約紐約》這部文藝片上映以來被許多人詬病“用力過猛”,導(dǎo)演似乎想借用王家衛(wèi)的風(fēng)格講述一段不可能實現(xiàn)的愛情故事和追夢歷程,演員和光影都到位,只是故事講的支離、倉促,有些許虎頭蛇尾,然而無論怎樣它講述的故事還是能引起人的共鳴。電影中的這個故事更像一場夢境,而非決絕的現(xiàn)實,換言之,它是現(xiàn)實的映襯和折射,類似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的感覺,然而其實這正是許多未完成愛情和未完成夢想的真實狀態(tài)。
支撐我看完整部電影的是女主角杜鵑,不得不說杜鵑的美,氣質(zhì)獨特,她的很多角色簡直完全無需表演,自己的氣質(zhì)就恰恰是女主角該有的感覺,比如,這部電影中的女主人公阿鵑。
<圖片1>
阿鵑是普通出身的女子
看完《紐約,紐約》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竟然是影名不如改為《高貴的婊子》,我為我有像絕大部分直男癌或苛刻冥頑不化的完美主義者心態(tài)而感到羞恥。
例如同為男女主角,男主角分量要比女主角重或勢均力敵,在遭受欺騙后活到最后一個正面人物一定會忍辱負(fù)重,將壞人繩之以法,這是非常理所當(dāng)然的一種傳統(tǒng)觀念,慣性思維,那些灰頭土臉落網(wǎng)的惡人像無數(shù)個觀眾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釘子,終于被拔出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這種情緒的共鳴總能讓電影口碑達(dá)到一個高度。
去看了一下豆瓣評分,這部電影評分低的可憐,大概很多人看幾遍也弄不明白電影到底在表達(dá)什么,有何意義,聲稱不靠男人的鵑卻一直在利用路途往高處攀,路途去紐約找鵑鵑沒有絲毫悔意,盡管她知道路途為了她身敗名裂,若干年后鵑帶著路途骨灰回國,曾經(jīng)因為米先生被人冤枉毆打,讓自己老大喪命異國的阿坤竟然對鵑笑臉相迎。
他們的正義感呢,他們的仇恨呢,像鵑這樣高傲要強的女人最后還不是為了理想生活屈尊給了一個有權(quán)勢的男人,這些觀眾心中堅持的理念一一被推翻了
就一個感覺--真實。新銳導(dǎo)演有太多的信息想表達(dá),導(dǎo)致中間有點跳躍,不夠連貫,so what!夠聰明還是可以理解的。劇透就免了,反正也不會有多少人進電影院的,過2個月渣酷上會有的。
我很想談?wù)劼吠荆?a href="/archives/id-86597.html">阮經(jīng)天飾,演得很好),一個八面玲瓏,理性又擅長撩妹的角色,因為最后背妹撩誤了卿卿性命。對于結(jié)果的可能,我想路途(我覺得沒有具體的原型,但一定有很多人的影子)是知道的,明明白白的知道,知道娟(杜鵑)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會怎么選擇的人,他一定是知道的。但是那種執(zhí)念讓他下了黃泉,現(xiàn)實中就算沒那么糟糕,至少也是落魄破產(chǎn)的節(jié)奏。執(zhí)念是為嗔,愛、戀愛是一種嗔,膈應(yīng)。不過在這個故事里的確如此。就像杜鵑在上海的一句臺詞,“如果你成功了沒人會記得你來自哪里”,很多事情看似是命運的捉弄,但何嘗不是有著必然性的,所以杜鵑會拉上鐵閘飽含愛意的讓路途離開,她不愛么?愛!值得愛么?心中自有答案。我說那么多屁話就想說,其實路途知道,他知道可能的結(jié)果,也就是結(jié)局的可能,只是沒想到他會死。不管如何他的心會死,可惜心未死人死了。
剛看完電影的時候真是蠻失望的,諸多bug。
1.導(dǎo)演沒有把想講的愛情故事講清楚。路途和阿鵑之間的癡纏糾葛。導(dǎo)演有把這條感情路線挑起來,卻沒有很好的將這段感情鋪陳開來。比如電影一開始兩個人第二次見面就上床了,還說一些莫名其妙的對話,對白實在有些蒼白啊。
2.我理解的導(dǎo)演想講的主題是90年代的年輕人面臨的愛情與夢想矛盾時如何取舍的問題。電影給我們的結(jié)局是女孩為了自己的美國夢拋棄了男孩,但心中其實仍然愛著男孩。其實我認(rèn)為更好的結(jié)尾是阿鵑去了紐約從此兩人老死不相往來,這樣也更加呼應(yīng)前面90分鐘的戲,把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作為電影主旋律留給觀眾自己想象。
3.咳咳,其實我是沖著激情戲去看的,但最后啥都沒看著,還不如看黃執(zhí)中少爺在微博經(jīng)常發(fā)的大胸美女來的有趣, 哦,說到這,想說說杜鵑貌似不太適合做演員啊,全程木板臉,一開始看還挺驚艷的,到后來還不如葉童好看呢,畢竟人家有戲劇張力。
好了,吐槽完畢,其實電影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當(dāng)然了嘛,每部電影能上映都有它的可評論之處,雖然我們也知道天朝的影片還需我們多包容)
最起碼看到最后,看到阮玉娟溫暖的微笑,她是不后悔的。這個女人從電影一開始就沒有后悔過:踢了想占她便宜的男人的襠,和一個帥哥上了床,穿著夏季泳裝走了秀,把時髦的大衣仍還給她親媽,賞了風(fēng)流老板一耳光,再到毫不猶豫的離開上海,決然的攀附上一個美國“律師”。
然后。
她在美國又生活了很多年,保存著一個深愛她的男人的骨灰。她是瀟灑的,她也都走過了一回。但是值得玩味的是她最后一句話:我要把我們失去的都拿回來。
她如此瀟灑,她能失去什么?不如先看看她為了出國,都瀟灑出去了什么。她因為刻薄母親的外衣,欠了男主角50塊,她用一夜情還了,還搭上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她因為金小姐一句“出來混就別太矜貴”穿上了她本來有些排斥的泳裝;她還因為一直以來的出國夢,放棄了與男主角所有美好的日子;最后,她在美國還是依靠了一個男人,這跟她開始說的不靠男人不一樣。
這理解為,她為了自己的夢想,所失去那些,都要在夢想達(dá)到的地方多逗留一會兒。帶著自己的夢,和失去的愛人,在彼岸???,讓他作為見證……
路途也是瀟灑的
《紐約紐約》你若激進方有遺憾和情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