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是導演黃建新的作品序列中的一個異類。似乎是為了證明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拍出張藝謀風格的影片,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西方想象的中國,才有了這部《五魁》。故事背景是西北大漠,孤零零的城,低矮破舊的泥砌房屋和門一層又一層將美麗的新娘圈起來。五魁賣苦力掙生活,他在電影中的打得第一份工是為柳家(應該是雞公村里的大地主家吧,還經營著豆腐坊)跋涉八十里的沙漠,把新媳婦背到婆家。扮演五魁的人聽起來就不是西北人,口音軟軟的,一查原來是臺灣人。導演說,給外國人看,他們根本察覺不到這有任何問題。不過,給中國人看,也許還是有點問題的。就像當初我看《決戰(zhàn)剎馬鎮(zhèn)》,聽志玲姐姐硬凹普通話的時候替她著急的心情一樣,西北人的那種粗曠和凌烈在臺灣口音之中消磨殆盡,我很著急。
這樁婚姻和無數的舊式婚姻一樣,(這里可以參考《紅高粱》里面“我奶奶”的婚姻)混賬貧窮的老爹,欠了人家的銀子,就拿親生女兒抵債。只要嫁的人家有錢,無論疾病,丑陋,都不是問題。戴錦華老師說,第五代電影人的電影,以張藝謀為代表
整個片子的風格太大紅燈籠高高掛了,賈平凹和蘇童哪里應該是一個調調…或者他們應該是一個味道…
燈籠里頌蓮和三太太的死與瘋,幾乎可以單純歸于封建制度對女性的壓迫和剝削。五魁里更多了近代中國列強侵略軍閥割據時期老百姓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悲慘命運。日子太平就不會有土匪,沒有土匪少奶奶就不會被劫,少奶奶不被劫少爺就不會死,少爺不死老太太就不會強迫少奶奶守貞,不強迫少奶奶守貞就不會和五魁跑,不和五魁跑就不會被割斷腳筋,不被割斷腳筋五魁也不會當土匪殺柳太太…
也只是如果
《五魁》:戈壁悲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