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描寫家庭生活,它不寫《大頭兒子》那種瑣碎的日記式故事,每個人都和現實中的人一樣,會說真話,說假話,小明會遭遇青春初期的困惑,而王貓這個形象,我想多少承載著少年對成年的向往。
意識流的表達方式,讓觀影如同一場夢境。
畫風簡略甚至稚拙,反而讓觀眾的注意力更集中在一些表情動作上。
對中國教育,中國家庭入木三分的刻畫,是外來動畫,和架空動畫所缺乏的,在那個年代,實在是震撼的。
學校生活、老師、同學在劇中的幻化,令一個被學業(yè)壓抑得無法喘息的少年,可以感到極大的滿足感。
多年以后,小明站在北上廣的大街上,依然會想起老師帶大家遨游太空的那個下午:
湯是三點水
外加一勺湯
糖是唐老鴨
抱著米花糖
躺是身子邊
靠著小和尚
燙是一堆火
熬著一鍋湯
(忽然發(fā)現,這種一個未成年人搭配一個成年人,在一起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發(fā)掘內心的模式,跟美劇《瑞克和莫蒂》頗有些相似,而且主角小孩說話都是呆兮兮的。)
以前是當成教育片在看的 邊看邊覺得幼稚但又好有道理 王貓超帥的 但之后的十幾年里隨便問一個周圍的人 居然都沒人聽說過 所以一度還懷疑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我看過這部片子 但在這里看到了9.4的評分我安心了 其實這么多年過去了 唯一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那首“湯糖躺燙”還有每家都有一個“X貓”
我覺得這是一部講自我成長的動畫片
1 順口溜和太空旅行,有印象
2 減負和學習初衷,還有內卷
3 自我介紹,又是一個淺顯的道理
4 我記得看了這集我晚上也在敲墻,希望有個黃貓
5 和自己賽,自己和自己下棋那邊我真的認真思考過
6 比賽臨時畫畫印象也很深
7 不想當吃糖的小狗,我只想盡力,能不能得第一,有沒有獎品都不重要
8 全員內鬼
老媽太虛榮了
9 自己給自己留作業(yè)也有印象
10 爸媽有時候真的不講道理
新家庭教師也有點印象
11 你想孩子是高素質的孩子,那你是高素質的家長嗎?這句話絕了
叫好的話前面的評論都說了,這個動漫深得N多人心,可惜當年沒看到。
我想說的是,那里面媽媽說的話,小時候我媽也經常說,什么 生在福中不知福 、別跟孩子提錢的事 、咱比學習不比玩 、跟媽媽說,媽媽不生氣 、媽媽當年沒上過大學,你一定......
不過,也幸好小時候沒看,小時候偏激憤,小憤青,還很容易把書和電影中的描述當作現實。記得當年迷HP,看到鄧布利多的死——鳳凰的挽歌那一章,看完了之后幼小的心靈悲痛欲絕,硬是沉浸了三四天沒拔出來,當時上小學,正逢期末考試,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答數學的時候腦子里一直回放那一章最后描述鳳凰的挽歌 ╮(╯▽╰)╭
如果我小時候看了,肯定瘋狂的相信我也有個王貓,瘋狂的尋找他,對當時不能改變又看不開的客觀環(huán)境更不滿意。
補充后面看到的我爸媽說過的話,可能大部分普通父母都這樣說過吧。
——” 你是不對的!“ ”為什么不對?“ “你讓你媽媽生氣了,非常不應該。”
劉海霞主演,20220923 小明和王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