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獅群、鬣狗
獅子是所有大貓科動物中,社交活動最活躍的。但因為他們主要在夜間行動,母獅子竭盡全力讓全家免于饑餓、分離和死亡。
當幼獅走失的時候,水牛、獅子和鬣狗是幼獅的三大威脅。
借助比人眼敏感100倍的攝像機的功能,可以拍到以前不為人知的鏡頭。
獅子是非洲精神的象征。
2.幽靈眼鏡猴(The spectral tarsier)
體型極小的靈長類動物,幾乎還沒網球大。
小身軀大手,太可愛了。捕食前清理耳朵可提高它們靈敏的聽覺。眼鏡猴的夜間視力比人類強100倍。大光圈鏡頭的眼睛,一只眼睛就比大腦大
“夜,一個暗影重重的世界,那里藏著地球上超過一半的動物。在過去的鏡頭中,我們只能匆匆一瞥動物的生活,但憑借新一代科技,我們眼中的夜晚和白天一樣清晰。有了比人類眼睛敏感一百倍的攝像機,我們終于能夠用全真的色彩,捕捉到夜晚的美:怪譎的自然風光,在夜里活躍的奇特生物,前所未見的行為?,F(xiàn)在,我們能追蹤動物的生活,前往地球最后的荒野——夜”。記錄片《夜色中的地球》的片頭解說,為觀眾拉開了地球之夜的帷幕。
非洲肯尼亞草原,夕陽把廣袤的草原涂上一層金色,草原上有三五成群的斑馬在漫步
湯姆坐臺,推銷BBC的下一代新技術,夜晚彩色攝影機。其敏感程度是人類眼睛的100倍,想想看貓頭鷹也不過就是六倍。所以看黑夜如同白晝一般。低光度攝影機的敏感程度和第2集的眼鏡猴是一樣的。
第1集就看得肉跳心驚。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中,獅子在黑夜全運轉的社交活動,被看得一清二楚。原來母獅子承擔了整個獅群的連接紐帶,她要離開小幼崽去獵食。在獨立的殺死一只角馬之后,喂補了所有獅子,然后鬣狗來了,被雄獅趕走,并且獨占了這只角馬。她又花了四天的時間尋找小幼崽。那在黑暗中低頻的吼叫,讓我印象深刻
借助新一代的科技,我們得以有幸,觀察到動物在黑夜里未曾被感知的行為。再一次被大自然的神秘震撼,吸引,折服。
河馬,Hippos,重達三噸的除草機,扮演了自然里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角色,跟草原和平共處。
非洲獅,African lions,母親如何為了全家捕獵不得已暫時拋下幼崽,又如何在丟失了幼崽后持續(xù)尋找等待看到希望,失而復得,是種喜悅。母愛真的很偉大,to keep her family fed, together and alive.
幽靈眼鏡猴,Tarsier,一種和網球差不多大的小生命,為了獲取敏銳的聽力,捕食之前要清理耳朵
萬物生靈,第一次感受到這些這些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如此富有感情,如此的溫情,比較深的有一些一些場景,獅子媽媽接連尋找四天,找到了它走失的孩子,大象家族尋找水源團結一心,豹子阿奎那從一直小幼崽成長為媽媽擁有自己的孩子,也深深的佩服每一位幕后拍攝的工作人員,為了拍攝這些鮮為人知的畫面,他們需要涉足人類從未踏足過的領域,也羨慕他們能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最后收獲成功,親眼見證了這些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畫面!
【夜色中的地球 第一季】令人驚異的紀錄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