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時我覺得我沒有看懂,看了影評之后更覺得沒有看透,后來我想,兄弟倆沒變,從一而終,哥哥依然是那個勇敢、堅強、理智的哥哥,沒有變懦弱,弟弟依然是那個脆弱、善良、多愁的弟弟,也沒有突然成熟,只不過形勢變了,他們只不過根據(jù)形勢做出自己的選擇。
先說哥哥,有人說哥哥成為逃犯是他崩潰之后的表現(xiàn)。但我認為這只是他認清現(xiàn)實后自然而然的舉動。
他自始至終更多的是為了擔負責任二戰(zhàn)(保護弟弟、遵守對母親的承諾、保護自己的那一連、保護國家的人民),但我并沒有感到他覺得一個軍人就該視死如歸、戰(zhàn)死沙場。
而當時的情況是,他認識到戰(zhàn)爭給更多人帶來的是傷害,為了毫無意義的目標,殺害很多無辜百姓自己的士兵,弟弟也失蹤甚至死了。他的責任消失了,而且他恍然大悟那個責任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放棄,不是逃避,是放棄。
他在湖畔小木屋的場景如此靜美。他安靜的坐在木屋上,眼神深邃如舊,冷靜如舊,雖然有迷茫與懷疑,但并沒有“崩潰”“脆弱”者的膽怯。
再看他被抓走之后的行為,堅強的活下去,理智的判斷不能用火燒屋
“不管多么大的歷史,我都要用小人物去構(gòu)筑,因為在他們身上,才能夠體現(xiàn)人生真正的風雪雨霜?!?br>——遲子建
德國戰(zhàn)爭劇《我們的父輩》,利用了三集的篇幅,為觀眾們構(gòu)建了時空轉(zhuǎn)化中真實的戰(zhàn)爭場景。
故事聚焦到了五個小人物身上,用他們的成長變化,隱喻了戰(zhàn)爭的殘忍,呈現(xiàn)了人性的存廢。
每一集都短短只有一個半小時,總體4個半小時,但是足以寫實,撼動人心。
9.6分,沒有一分鐘浪費鏡頭。
01,
“我已經(jīng)不能再哭,晨光如此可衰;
整個太陽都苦,整個月亮都壞。”
五個主人公,形象各異。
【我們的父輩】伊恩·布魯瑪 :正常的納粹from《上海書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