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寫也不太會寫觀后感,或許是因為這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又或許是某個片段戳到我了,我今天看完就覺得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今天花了幾個小時看美劇《血疫》,雖然才短短六集,而且其中的有些情節(jié)都經不起推敲,我看也有人吐槽,雖然我沒發(fā)現(xiàn)...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我發(fā)截圖的那個情節(jié),我覺得人太偉大又太渺小了,偉大到在自己死亡和村民生存之間選擇了自己死亡,渺小到下一秒就可以從地球上消失。還有那些具有奉獻精神的救護人員、科學家等等,我覺得他們也真的太偉大了。我是很怕死的
雖然這部劇只有6集,我還是花了一周才看完。目前國內疫情期間,偶然看到了這部劇,與《切爾諾貝利》一樣,也是講人類以前的災難。
這部劇有三點讓我印象深刻:
1.眼鏡哥Peter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去聞含有埃博拉病毒的試劑,并且因為害怕自己被隔離而隱瞞了自己可能被感染的事情;
2.在早年的非洲因為醫(yī)療物資不足的問題,修女的診所注射藥物卻不更針頭,而導致大范圍感染,與修女的本意大相徑庭;
3.在安樂死所有可能受感染的猴子后,竟然在建筑外發(fā)現(xiàn)有注射過的針頭
一天一集,連著看完了。
這部劇,在此刻,尤其是新冠疫情流行的當下,顯得十分貼合時宜。對最后一集中對病毒的描述印象十分深刻,一是批判了人類侵占了動物的領地,導致原先在動物身上進化的病毒,逐漸轉移到人類身上,二是病毒自身也會不斷的進化,人類不知道它何時會再卷土重來,人類需要完善自身的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三是在病毒在人類身上進化時,總有人會存活下來。
文章采用雙線展開,一是回憶了卡特當年前往非洲初次接觸病毒時的經歷,二是當下病毒在猴舍爆發(fā)
災難突如其來,猝不及防。從一開始兩個工作人員就完美詮釋了兩種不同做法,一聲不吭自己扛和簡明扼要不出門,不同的處理方式也導致不同結果,早治療,早痊愈,晚治療,沒團聚。要知道潛伏窗口期長達21天,而且最恐怖的是,就算埃博拉病毒,可是卻零癥狀,或許等到出現(xiàn)癥狀或死亡的時候,已經感染了成千上萬人。
有人理直氣壯型的說,不就是埃博拉病毒嗎,我又不吃猴子肉,我怕啥?
你可能搞錯了一點,病毒有它的花式傳播方式,只要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十個最起碼死九個。
首次在非洲發(fā)現(xiàn)埃博拉病毒時
終于寫完了論文,空下時間記錄一下很私人的感受。
作為同名紀實文學的衍生劇,劇作本身營造出的恐慌氣氛僅限于當前環(huán)境,書中渲染的氣氛更加真實緊迫。大體劇情內容都相對一致,并不想過多討論劇情,紀實文學存在的目的僅僅是警醒世人,而不在乎故事情節(jié)需要多大張力。
感悟來自片尾,人類與病毒的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幾千年,并且將永遠繼續(xù)下去。人類需要醫(yī)生,科學家遠超過士兵,醫(yī)生護士科學家們是這場戰(zhàn)爭中人類唯一反擊的希望。而在這龐大的群體中,似乎總會有人站出來承擔這樣的重任,為群體負重前行
《血疫 第一季》2019年,$最后我們會變成哲學家。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