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是一部航海紀錄片,不是一部劇情驚動人心的電影。
適合在探索頻道看看!
看之前我被封面迷惑了,以為是一部冒險片,驚悚片。帶著這個心態(tài)去看你肯定是大失所望。
不過后來覺得也還行,拍攝到的一些風景動物(海里發(fā)光的動物)確實是很驚艷。
如果你不是這方面的愛好者,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去看了。
另外看到介紹說kon tiki 是挪威迄今投資之最(1850萬美元)的影片。這個也迷惑著我去看的原因。不過看不出哪里會這么貴,難道是拍攝鯨魚和鯊魚的場面很貴?還是那個巨浪襲擊的場面?
整個紀錄片幾乎是平淡無奇,沒有什么驚險,沒有什么緊張, 真的還不知道是哪里費錢了。
《孤筏重洋》
這是一部改編真實故事的電影。1947年,索爾·海爾達爾與五位朋友一起從南美秘魯出發(fā),目標是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他們主要是為了證明,1400年前,人是可以搭乘木筏飄洋過海的。
電影的情節(jié)張弛有度,人物心裏細膩到位。托尼從小就表現(xiàn)出巨大的勇氣,從河岸跳到河上的冰塊,在海上的漂流是浪漫與風險并存,愉悅與痛苦一體。鯨魚、鯊魚、發(fā)光的水母,其中讓我驚奇的一個片段是,男主竟然用一只手和一個鉤子抓到了一只大白鯊,看著如此簡單,就跟捉螃蟹一樣
2012年由挪威拍攝的海上探險故事片《孤筏重洋》,講述了六人組成的提基號竹筏橫渡太平洋的驚險歷程。這次航程的緣起是主人公也就是隊長波爾,他為了證實波利尼西亞原住民祖先來自于南美洲而非當代知識界普遍認為的亞洲。波爾大膽設想的根據(jù)之一是當?shù)夭ぬ}和南美秘魯?shù)牟ぬ}是相同的品種。還有一點是他從土著得到的傳說,稱其祖先太陽神“提基”在1500年前乘坐竹筏,沿著太陽落下的方向,飄過茫茫大海到達波利尼西亞。身為人類學家的波爾同時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探險家,為了支持他的觀點并證明給學界
大概人都有這樣的弱點,一旦認定自己的某一個觀點正確,會選擇性的屏蔽掉不同的聲音。
當天聽到老人講的故事和他女朋友講的話,再加上“常識”——古代人只能順風航行的時候,他覺得波利尼西亞人一定起源于東面,也就是美洲。
可他不知道,他所在時代的波利尼西亞人的航海傳統(tǒng)已經被法國人完全割斷了。他也沒看到庫克船長船隊帶回來的雙體帆船的木版畫。
他選擇忽視語言學的證據(jù),選擇忽視其他波西尼亞人的歌謠和傳說。他也忽視美洲原住民根本沒有航海傳統(tǒng)。
全世界的反對者全都是錯的,
《孤筏重洋》寫個長的影評吧!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