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原本是一部紀錄性的小說 里面的題材更加沉重 但是讀的時候 哽咽落淚 看了電影金山 其實也很沉重 看完了眼淚也不流 沉重的情緒持續(xù)了很久 如果對中國勞工淘金歷史有興趣 建議看一下原著 而且
我就生活在中國僑鄉(xiāng) 金山原著寫的就是真實的生活 現在這里的人們 也都還稱加拿大美國僑鄉(xiāng)為金山阿伯
這個每個家族 都會有人移民在美國 加拿大 新加坡 或者巴西等等其他國家
移民的家庭成員 幾年或者十年才回來一次 每次回來或者相親娶親 回來祭祖 他們長期遠居 但家族觀念也很重
因為歷史的沉淀 時代的變遷 現在人民也不會有歷史悲痛的痕跡 他們的生活方式 會比較接近外國人 他們大多不會像北上廣那樣 拼了命的為事業(yè)而奔波
他們更注重生活的方式 優(yōu)哉游哉 樂居安業(yè) 大街小巷 都可以看見老人們在打骨牌 打麻將 青年們該上班上班 但是上班時間外 當地的娛樂行業(yè) 飲食行業(yè)都非常發(fā)達 KTV里面 都是一個家庭去 七老八十的老人家在K歌是常事
這應該就是嚴歌苓所說的中國第一代移民,1881年。那些個被戰(zhàn)爭迫害過的中國窮苦百姓,家破人亡,饑寒交迫,掙扎在死亡線上疲憊的茍延殘踹。被大環(huán)境所脅迫,絕望中潦倒窘迫的國民懷揣著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對美好錢程的憧憬,踏上了謎一樣期待緊張的征程。那是一條永不歸路,兇險肆虐,連猙獰兇殘的厲鬼也不敢染指的恐怖地帶,但是對于這樣一批灰頭垢面,眼神迷離,臉龐迷茫,被戰(zhàn)爭踐踏,尊嚴盡失的,像老鼠一樣在磅礴大雨下瑟縮身軀的蠻民,似乎遙遠天邊燃燒著火焰的金山上有著某種力量在牽引著他們忘掉恐懼,驅使他們前仆后繼,哪管變成只能在異國他鄉(xiāng)隨風游蕩的孤魂野鬼。
我喜歡這樣的故事,孕育著滄桑,落魄,凄美,蕭索的韻味。亂世中的愛情,闊少爺,被寵壞了的花花公子看上窮苦的假小子,異國情調的,留著長辮子的中國近代清民和穿著大篷裙,禮服蝴蝶領結的洋人。悱惻纏綿,轟轟烈烈。
隨著捻子一次次的點燃,燃燒出浪漫的火焰, 那是愛情的烈焰,熊熊赤光閃耀,照亮轉瞬即逝的天堂。
PS 想想這么完美Luke MacFarlane,還真的是個GAY
一直都不喜歡在網絡上看電影,因為鄙人自知不是那種能夠靜得下心來靜靜品評藝術的人士,遇到俗套、狗血的劇情會忍不住快進、再快進。相比之下,電視熒屏上放映的電影不管再怎么想吐槽,也只能大大的抓一把薯片放在嘴里狠狠的嚼幾下已示不滿?!督鹕健愤@部影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走進了我的視線。從題材來講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舊時代的背景、大是大非的人性發(fā)展思路。但最終讓我給這部片子點贊的理由,一個是主演孫儷的賣力表演、一個就是故事的結尾。
孫儷所表演的little tiger是個敢作敢當、義勇可嘉的“小伙”。為了尋找自己的親生父親歷經千難萬險來到美國淘金,卻在劫后逢生的驚險過后偶然與父親坦然相見,但也成為了父女倆唯一的一次對話、對視和相認。略顯生澀的英文讓我這個N把刀選手也能夠在不看翻譯的情況下聽懂大概,但表演的確賣力,包括不修邊幅、毫不雕飾的服裝、化妝(這也就是為[img=1:C][/img]
什么這部片子在當時獲得了最佳美術指導獎的理由了)這對女孩來講很不容易
留在《金山》 堅強活下去(2009-07-16 23:21: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11e110100eji7.html
就像影片開始一樣,沿著蜿蜒的軌道駛出一列火車,無彩變色彩,無聲變有聲,宛如深邃的鐵路,講述的不僅僅是故事,還是歷史。
命運
歷時三個小時的影片圍繞金山與鐵路展開。小虎,女扮男裝的中國假小子,獨自一人生活在中國南方,一直尋求著機會可以到加拿大去尋找自己未曾謀面的父親。如果不是了解孫儷的中國觀眾,可能真的會被她的灰頭土臉蒙蔽。《畫皮》中的夏冰只是性格上行為上大大咧咧的男子氣,而《金山》里的小虎是要從骨子里改變,生活在晚清這個特殊的年代,沒有家世沒有背景,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她只能隱蔽女孩子的身份去生存。
“你的命運就要開始改變”
這是師父給小虎的新年紅包,之后她遇上了James,帶她離開,帶她改變,帶她成長的男人。James的出現改變了小虎的命運,小虎的出現則改變了那些深處水深火熱貧弱不積之中的人的命運。小虎一心想要到金山去,所以她千方百計幫助James尋找兩千的勞工到金山去修鐵路
19世紀后期,先后有超過1.7萬名華工參與修筑連貫加拿大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異鄉(xiāng)。雖然中國勞工為建設鐵路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1885年鐵路竣工后,在敲入最后一顆道釘的慶功儀式上,卻找不到一個華人的身影。不僅如此,加政府還通過華人移民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向所有進入加拿大的華人徵收人頭稅。其用意在阻擾低層華人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完工后繼續(xù)向加拿大移民,但加拿大仍歡迎負擔得起人頭稅的華人富商移民。在發(fā)覺人頭稅并不能有効扼止華人移民之后,加拿大政府將稅額在1900年和1903年分別增加。從那時起至1923年,華人移民每人入境必須繳納“人頭稅”,數目從50加元一直漲到500加元,這相當于當時一名華工兩年的薪水。據統(tǒng)計,在1885年到1923年的近40年間,加政府共向8.1萬名中國移民征收了總計2300多萬加元的人頭稅。在1923年至1947年期間,當時的加政府又通過實施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入境。
120年后的2006年6月22日下午3點,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總理斯蒂芬.哈珀通過電視直播
優(yōu)秀的劇情片 留在《金山》 堅強活下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