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還是忍不住想吐槽幾句:
1.作為一個雁門關外生長的人,龍叔你不要搞的雁門關外一片沙漠好不好,即使在古代這里也不是沙漠,好不好!你兒子拍完一座城池回去沒告訴你嗎?雁門關在山西不在沙漠!
2.有點驚訝,古羅馬人的步兵方陣挺有名的,防御陣型怎么如此差勁,好歹人家鋼琴師皇帝是帶著10萬精兵來的好不好……
3.最后36國出征那會兒,總感覺像是古羅馬人和36國在舉行斗樂大會……
對于這部片子的立意我就不吐槽了,反正除了“漢元帝好厲害自己不出一兵一卒派了一個嘴炮就把西域三十六國加上還沒誕生的羅馬帝國和怎么看都像清朝帽子的帕提亞帝國玩得團團轉(zhuǎn)”之外其他鬼畜的劇情都無足輕重了。為了防止自己的血槽被一下子清空,我就先只吐槽一下基本的道具錯誤好了。如果你還有以點點殘存的歷史常識,請勿不不要前去觀影。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1.我就不吐槽導演分不清楚困住高祖的雁門關和羌笛不度的玉門關了。首先漢軍的標配絕對不是明光甲——沒記錯的話西漢應該是鱗甲才對。至于那個飛碟帽我就繼續(xù)呵呵——兜鍪這種東西沒人教你是圓圓的套在頭上的么?
2.誰能告訴我這里面的哪個武將有正常的智商?漢朝騎兵居然不穿輕甲不用弓弩反而正面沖擊,羅馬人居然學起了萬能的絆馬繩不用拒馬和木柵一秒鐘出戲到梁山好漢打高俅袁騰飛講岳家軍。沖到宏偉的雁門關下的居然是羅馬騎兵——對你沒看錯是公元前的羅馬騎兵,還不是同盟騎兵,不是高盧騎兵和日耳曼雇傭騎兵
【史實背景】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當時羅馬的執(zhí)政官克拉蘇,率領8個軍團約4萬人的兵力,發(fā)動了對帕提亞帝國(中國古代稱安息國,即現(xiàn)今伊朗所在地區(qū))的侵略戰(zhàn)爭。不可一世的羅馬軍隊行進到一個叫卡爾萊的地方(位置大致在現(xiàn)今敘利亞境內(nèi)),出人意料地遭到帕提亞帝國大將蘇雷納斯率領的僅1萬名弓箭輕騎兵的襲擊,應對失措,竟然在數(shù)日后被徹底擊潰,主將克拉蘇及其長子普布利烏斯戰(zhàn)敗被殺。
羅馬軍隊殘部,在帕提亞軍隊圍追、封鎖而回國無路的情況下,輾轉(zhuǎn)中亞高原,在防御松懈的東部防線撕開一道口子,投奔郅支國。公元前36年,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帶領4萬多名將士討伐郅支單于,戰(zhàn)于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時,將這支流兵部隊收降,帶回中國。漢元帝為此下詔將他們安置在番禾縣南的照面山下(今甘肅省永昌縣境內(nèi)),并置縣驪罷。
直到公元592年,鑒于驪罷人已和漢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詔將驪罷縣并入番禾縣。至此,驪罷建縣共612年。中國的驪罷人就這樣在歷史的風雨滄桑中悄然消失。
“天將雄師”導演你還好嗎?道具師悲劇了!歷史老師要打編劇的屁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