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為蝦米呀
小河邊,警察擺弄著地上的尸體,一旁的王硯輝露出焦急不安的神情,現(xiàn)場嘈雜不堪,旁邊似乎還有圍觀的群眾,這是電影的開場,這很曹保平,甚至還有那么點“殺人回憶”的味道。但很快,劉燁那三個連續(xù)失敗的鯉魚打挺結束了這一切,曹保平開始帶著大家玩起了追兇游戲,為我們講述了西南偏遠小城里的一場血雨腥風,只不過在這充滿蠻荒氣息的環(huán)境里,觀眾過于頻繁的笑聲,讓這個本來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被悄悄消解掉。
<圖片1>
曹保平的電影里總有著充足的“地氣”,當年的《光榮的憤怒》描繪出了當代最真實的農(nóng)村風貌,可貴的是,這個談論起來本該極其嚴肅,甚至絕望的農(nóng)村問題,竟然被他用黑色幽默給化解掉,把“憤怒”的吶喊留在那一聲聲會心的笑聲里(本片村子里追兇的部分,像極了《光榮的憤怒》)。而到了《追兇者也》,連最殘忍的殺人故事,都被徹底稀釋,在那個熟悉的“嚴肅皮囊”下,上演的卻是一場“雞飛狗跳”的鬧劇,并且曹保平是徹底玩嗨了。影片采用的分段式故事結構早已不新鮮,但調皮的是每個故事名字下的注釋。至于風格
2016推薦,《追兇者也》之追兇途上的點滴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