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天使,是否也如電影中一般只是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只是蕓蕓眾生的傾聽者和旁觀者,他們改變不了歷史也進入不了人類的生活。他們會為挽救不了一個生命而痛苦哀嚎,但之后只會冷靜地記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從某樓上跳下自盡?!边@樣的事,他們在無盡的歷史里見證了無數(shù)次,記下了無數(shù)次。想到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使真的可能有情嗎?甚至連我面對這樣的世界都已經(jīng)日漸麻木。還是正因為麻木,他們才渴望著重新獲得擁有感情的能力?
電影中有兩個成為了人類的天使,其中第一個
IMDB評分:8.0
這是這20部里最冷門的一部影片了吧,德國的老片,講述了兩個守護柏林城的天使(男的),其中一個天使愛上了一個凡人女性,于是甘愿變?yōu)榉踩说墓适隆_@部影片的沉悶、晦澀程度不是一般的,想看完真的需要點耐心,而且看完后未必是你喜歡的電影,你或許會虧這2個小時。這部影片探討的主題,我想是生命,生命存在的意義,生命的脆弱,和《第七封印》還有《入殮師》的主題基本相同。相比前邊兩部,本片有著非凡的氣質,你必須親自領略才知道我在說什么。
我有時候總在想,是不是每個人死前都能把自己的一生想明白?或者看透所有事情?即使別人不行,我可以嗎?死亡像是對人生的最后一次檢驗,一次大考。而在知道生命將近之時,每個人的內(nèi)心又是怎樣的獨白?那些自殺式“人彈”他們在走向指定的爆炸點的路上,心境會是如何呢?這些問題,可能只有自己死一回,才有答案。后來好萊塢就翻拍了一個通俗版的,請來帥哥美女,彩色攝影,增加更多感情戲,就是那部《天使之城》。
印象深刻的鏡頭:一個天使守護著一個即將跳樓的人,傾聽他最后的心聲
中間確有悶到快睡著的時候,但牛是真的牛。為4k修復版打call,畫質沒得挑,半透明的天使翅膀質感很好,彩色部分既飽滿又清晰,看的老爽了。
后半部分總有似曾相識感,回來一搜恍然大悟,原來《天使之城》翻拍自此啊。
對白是真的多,劇情也散,哲學意味很濃。我喜歡的一段大意是:德國人分成了和人數(shù)一樣多的國家,每個人都是一個國家,就像蒼蠅包裹在琥珀里,想要進入必須輸入正確的口令??赐觌娪白咴诮稚希绰啡说难酃舛疾灰粯恿?。
愛情線這一part,Marion那個演員選的可太成功了
看到彼得漢德克參與編劇,于是硬著頭皮看完,藝術性很強,但是通俗性觀感體驗比較弱,影片表達的形式與內(nèi)容倒是一目了然,故事男主人公是以天使的視角觀察人生百態(tài),傾聽眾人心聲,直到遇見一見鐘情的女孩,放棄天使身份成為可以擁有愛情的凡人的故事。獨白的大量運用,視聽語言明顯弱于臺詞對白的表現(xiàn)力,如果去掉畫面,不知道是個什么樣的效果。
看這個影片的目的其實是想去了解一個諾獎文學家如何從電影的領域去講故事,可能沒有看到我想看到的。目前這個階段,研究文學語言和電影語言之間的轉化
故事開篇是黑白影像里二戰(zhàn)后的德國柏林。戰(zhàn)爭的陰影還沒有徹底消散,人們在絕望中尋找著光明。兩個天使Damiel和Cassiel讀著每個人的內(nèi)心,輕輕擁抱并給予安慰。有的人在天使的撫慰下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有的去意已決,天使們?yōu)橹纯?、回天無力。他們把頭發(fā)扎成馬尾巴,穿著深色的呢子大衣,沒有翅膀沒有豎琴。只有孩童和老人們才看得見他們。每天他們都會把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記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會合時彼此交流體會與心得。
影片中有一位在馬戲團扮天使表演空中飛人的美麗姑娘Marion,她是孤獨無助的法國來者,除了一份朝不保夕的工作,便是迷失在搖滾中,對鏡獨述內(nèi)心的苦楚。天使Damiel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她,而她,也在夢中見到了他的模樣。為了愛,天使決心不畏艱難險阻,變成人。
所有天使眼中的世界都是黑白的,而當他真正的變成了人的時候,世界在他面前呈現(xiàn)出了斑斕的色彩。他象孩子一樣欣喜若狂,興奮地詢問路人:“這是紅色嗎?”“是的?!薄澳枪茏幽兀俊薄包S色。”“那個?”“藍灰色?!薄?同時發(fā)現(xiàn),象他這樣來到人間的天使不止他一個
【柏林蒼穹下】弱水三千,取一瓢飲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