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大以后才會有意無意卻有感的接觸能擊到心靈的事物。
永失我愛,上映那年我還在蹣跚學(xué)步,我看到的徐帆已經(jīng)是《唐山大地震》里的媽媽了,我看到的郭濤也已經(jīng)是在《瘋狂的石頭》里。看到《永失我愛》,最為敲擊心靈的是,那么青春活力的徐帆,還帶著少年意氣的郭濤,所以,歲月溫柔過所有人,也未曾多眷顧誰一點。
開始有多幸福結(jié)局就有多痛苦,早知道這套路,卻還是跟著哭。愛情中的最后一天,愛過的人會懂。有時候我們要的起這一天,有時候來不及或許鼓不足勇氣去過這樣一天
愛奇藝上新了一部老北京愛情片,1994年,郭濤、徐帆主演的《永失我愛》
http://www.iqiyi.com/v_19rr7racmg.html
喜歡王朔的,可以去懷個舊。
這片子,干凈利落地把愛情簡化成了2個問題:
1.你對我是真的嗎?
2.她,幸福嗎?
<圖片1>
生活里,從表白,到求婚,就算是回答了第一個問題:我對你是真的。
電影里,蘇凱用3個耳光,把自己心愛的人扇出家門,回答了第一個問題:
我對你是真的。
我絕不跟你結(jié)婚。
我絕不讓我的病拖累你的幸福。
我是漸凍癥。
我會迅速走向癱瘓,連呼吸都不能自主。
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我覺得,你,這么年輕貌美一空姐,伺候我這么一個開走私車的個體戶癱子,就是不幸福。
如果你不幸福了,我對你還是真的嗎?
不是。
<圖片2>
電影的最后一組鏡頭,是蘇凱服藥自殺后,
他愛的林格格,愛他的楊艷,一起帶著她們的孩子和老公,幸福地生活在,他在機場高速旁邊的農(nóng)田里,蓋的那間臨河小木屋,他的婚房。
導(dǎo)演馮小剛,編劇王朔,以此證明:
2.他愛的人,真的很幸福。
1.他對她,是真的。
個人覺得這是王朔寫的最討巧的故事.
書和電影都看過很多遍,
每次都被打動.
徐帆演美麗單純的空姐,
郭濤演狡猾的自由職業(yè)者,
遇見了,然后相愛.
在機場附近蓋起一棟小木屋,
自己建,自己漆,自己布置,
這是最讓我羨慕的,和愛人一起建一座屬于自己的溫暖房子.
幸福才剛剛開始,郭濤被診斷得上肌無力癥,生命的終點就在眼前.
于是,他跟徐帆分手,
分得慘烈.
故事講出:有時候,分手不是因為沒有了愛,卻是因為真正的愛.
當(dāng)然這不現(xiàn)實,所以原作里面原本是兩個故事,被電影導(dǎo)演合并.
總得來說,值得一看.
很怕這樣的故事,就是苦逼男人甚至苦逼到犧牲生命的故事。
郭濤在片子里看起來和我心中的印象不太一樣,再有可能是那個時候的錄音效果,說話聲音也有點奇怪。
徐帆這是頭一回走這種煽情言情的路子,還可以再加強一點就好了。
劇雪實際上扮演的是個閨蜜啊,但那個年代的劇情可能更單純一些吧。
另外,這個片子死去活來那一段,我總覺得后來應(yīng)該讓觀眾越哭越厲害,結(jié)果女主人公要嫁給別人了,最后就是為男主人公哀鳴的意思。
《過把癮就死》不是這樣的情節(jié)嗎?等我把王朔的作品再翻出來看看。
開說之前先避免k可能引發(fā)噴的點 有人會說這部電影里的男主白日做夢兩女人圍著他轉(zhuǎn)還那么“舔”。我只想說抱歉這是電影 更何況前提是建立在愛之上 哪怕性別互換也是可以的。第二可能會有人責(zé)怪女二和男主的感情。我只想說 女二在男主和女一最恩愛的時候選擇退出 也沒有打擾他們的幸福 只是在男主選擇像象一樣歸冢時才出現(xiàn),她!并不是第三者。
我看的這一版沒有字幕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別扭,得很用力地去聽清每一句臺詞從而觀影時會更加沉浸,同時模糊的臺詞更符合這部電影的基調(diào) 朦朧 游離 徘徊 夢一般
《永失我愛》1994年,我相信了愛情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