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我總是沒有突入點,但是又有話要說??梢膊辉笧榱嗽u論而評論,我始終想帶入家庭的親潤,血脈的聯(lián)結(jié),圣母的純潔,地獄的深淵,死亡的不可逆等種種多樣而沉重的情感來表述。所以,關(guān)掉所有無關(guān)的事務(wù),再一次放起圣殤的故事,不談其他受害者的故事和指引,只有李江道和母親的幸福和圣殤。
一、冷酷?底線。
李江道其實是一個有惻隱之心的孩子。
他堅守著自己的一種底線,不觸碰其他女人。就算女色來臨之時,并不乘人之危,寧愿自我感知。他的行為是他愿意面對自我的一種方式。但這種內(nèi)心的硬結(jié)需要一個有愛的女人來化解。所以,當(dāng)他并不愿接受的母親到來之時,他不能接受一個陌生女人對他突然的懺悔,他要把這三十年的怨氣都發(fā)泄出來,用他最狠毒的方式。
李江道報復(fù)母親這一幕,更像是圣母憐子雕塑的一種解釋。在圣母懷里的耶穌是圣母的孩子,但是,我們所有人包括圣母又都是耶穌的孩子。圣母既是他的母親,又是他的孩子。他進入母親的那一刻,母親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我愿很隱忍地想象這是一種人類的原罪。倫理之情的逆溯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觸及的底線
金基德這次回歸變得平易近人了很多。沒有一如既往的隱喻,而是將所有人性的掙扎和人與人之間的沖突都擺到了臺面上。這是印象中的第一次。
當(dāng)然,或許這是有原因的。金基德自從2008年在農(nóng)村隱居以來,已經(jīng)儼然成為了韓國電影界的公敵(雖然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的被迫害妄想癥所臆測的),而之前影片所吸引到的日本投資(鈴木徑男曾擔(dān)任過他最受好評的三部影片《空房間》《弓》《絕對的愛》的總制片人)也由于蟄伏太久而中斷。所以這部影片由于經(jīng)費有限,畫面可以說是10年來金基德作品中最差的一部,劇情也幾乎是最單薄的一部。畢竟10億韓元(約合54萬人民幣)的制作費用,10天的制作周期,即使在中國,也是不夠拍一部影片的。
不過或許正因為面臨了這種窘境,金基德開始架構(gòu)出了一個更加簡單直接、直面靈魂深處的影片。作惡、乞求、不為所動、繼續(xù)作惡、麻木、仍然繼續(xù)作惡、復(fù)仇、人性覺醒、開始贖罪、不被原諒、繼續(xù)贖罪、仍然不被原諒、終極贖罪。家對面鬧市之中的圣母教堂,置于都市高處的冷清寺廟,無論皈依哪種宗教,人心都不會因此得到救贖
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高獎金獅獎。以圣母憐子像為映射,映射苦難的生活,苦難的人生。到底是無父無母孤獨落寞心狠手辣的催款人可憐?還是為了生活為了錢借高利貸無力償還最終付出代價的人可憐?皆為苦,皆為難。圣母慈悲的目光憐愛著一切,路上的鮮紅血痕迎接著黎明的朝陽。
在我看來金基德的《圣殤》絕對是當(dāng)下韓影作者對宗教(主要是天主教)解構(gòu)創(chuàng)作的天花板。為什么這么說?橫向比較,奉俊昊、洪常秀、樸贊郁甚至羅泓軫都有對宗教隱喻的借用,以李滄東為例
以一個兒子的死為開頭,以另一個兒子的死為結(jié)束。劇情緊湊得都有點不像金基德的風(fēng)格了。
在母親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他的生活目的很簡單:找到手機上顯示的人,弄到所欠的錢。也許是因為金基德給我看到的都是人性最丑陋的東西,對于這樣生活的家伙我沒有一絲厭惡感。我不覺得他是惡魔或者他應(yīng)該被唾棄。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達(dá)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已。那些欠債的人本應(yīng)該欠債還錢的。我喜歡這個勇敢地朝著自己目的一次次伸出黑手的李江道。
那只兔子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被帶走的唯一希望?(看到江道沒拿到錢,提著兔子走出來的時候,我笑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當(dāng)女人將其放生時,兔子卻意外地死亡。這到底是什么樣的寓意呢?
每次看金基德的電影都是這樣的。他的電影總能讓人去思考人性、人生。雖然,電影中反復(fù)在問:“金錢是甚么?”但我看到的確實,“母愛是甚么?”那個女人決定自殺的時候,告訴自己的兒子,她看著江道覺得難受。這顯然不是她的本意,她要做的無非是復(fù)仇。她最后的自殺到底帶著對多少人的愧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圣殤”金錢下的異質(zhì)空間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