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看了《波麗娜》的繪本,再見就翻成了電影。這是波麗娜的舞蹈人生,卻也啟迪著、感動著每一條路上的我們。
盡管通過舞蹈學校的入學考試,但老師博金斯基的一句“你的柔韌性不夠好”,讓波麗娜心事重重。父母傾盡全力對她的培養(yǎng),讓她倍感壓力。當父親喜悅地說“我就知道,波麗娜會成為首席芭蕾舞演員”時,波麗娜面露黯然“不,我不會。”
舞蹈課上,波麗娜加倍努力,只期待能得到老師博金斯基的一點肯定,可博金斯基卻從不流露出絲毫的關(guān)注。某天下課后波麗娜鼓著勇氣問“我跳舞的時候
首先每天看一部電影還是有必要的,因為能讓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因為很多東西我沒有見過,但是見得多了的話就會變得很平常。更多可能意味著更多選擇和更少限制
這部電影呢,整體的基調(diào)偏像是老舊回憶的,色調(diào)藍色或者灰度比較高的顏色,讓我想到了俄羅斯冬天煮那個土豆,雪地,煤爐,冷,取暖,人們穿著暗色調(diào)的衣服。
芭蕾舞者的身姿真的非常的優(yōu)雅,尤其是挺直的背,真的非常的好看。
最后那段舞蹈我沒有感覺到有特別美感的存在,我覺得是因為:能真正感受到舞蹈美的只有舞蹈者本身
看了一部以俄羅斯著名舞蹈家波麗娜·塞米昂諾娃為原型的藝術(shù)電影《翩翩人生波麗娜》,很喜歡~
舞蹈者自傳主題的電影不少,但這部在藝術(shù)處理上獨具匠心,剪輯的處理很有特色。觀看的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般流暢,導演沒有事無巨細的交代,很多情節(jié)轉(zhuǎn)折和故事推進都是點到即止,需要觀眾很仔細地觀察一些好似意識流的場景,但實際上已經(jīng)完成了2個不同階段的轉(zhuǎn)化。
例如一些大的時間跨度的省略,從女孩學舞“1秒鐘長大”到少女長成,是2個直接沒有過渡的鏡頭;
一些場景的隱喻
寫在前面
這部電影早在2019年5月的時候,就看完了,最近突然拿出來回顧,除了因為想做舞蹈類的電影分享以外,還有一些其他很“機緣巧合”的原因,我也會在圖文的過程中,詳細的解釋這些“原因”的。
這部電影的原著是一本名為《波麗娜》的漫畫書,當然波麗娜本人也是有原型的,即波麗娜·塞米昂諾娃(Polina Semionova),俄羅斯芭蕾舞演員。
[波麗娜]
畢竟,同樣作為“創(chuàng)作者”,一位漫畫家,在一個舞蹈家身上看得到共同的閃光點是可以理解的,但那“奇遇人生”般的個體故事,是如何創(chuàng)造都不夠真實的。
我一直覺得人類的善變并不是數(shù)據(jù)能夠揣測的,推送的電影很少對我的胃口,我寧愿花費一點時間,從影單里慢慢劃著來。有一天,我的推送里出現(xiàn)了一個在窗口休息的芭蕾舞女孩,也許是受德加的啟發(fā),對善于用身體表達自己的女孩也多了些喜愛,我點開了這部叫做《波麗娜:舞蹈人生》的電影,舞蹈學校的大師博金斯基,問了幼年的波麗娜一個很老套,卻意義重大的問題:“舞蹈是什么?”“它就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边@是小波麗娜的回答。影視作品中天生的藝術(shù)家都會在年幼懵懂的時候,說出那一句鋪墊其一生的箴言
《波麗娜:舞蹈人生》符合大眾的舞蹈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