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晃動鏡頭會頭暈的可以先走了,并不算好看,看完會不舒服。
前邊明顯提醒兩位老人不是本人,雖然我也怕的擋眼(我膽小),后邊的劇情接受不能,沒看到底時怕熊孩子死掉,最然結局對所有人都不錯,還是覺得怪怪的,感覺精神病老夫妻估計本來就不想活了,倆熊孩子才沒事兒的。
大概是顏控沒看到想看的遺憾吧,如果是一直跟外公外婆住,去親生父母那邊那種類型的精神病大概我會覺得喜歡一點,畢竟會有美女帥哥,老年人拍恐怖片感覺他們很累,有點心疼老人,重點還是顏值了
整部電影帶給我的恐懼感就是假外公外婆一系列怪異行為,那種不可控,無序,不知道下一秒發(fā)生什么的狀況,讓我有一種焦慮緊張的感覺。最后揭開他們是精神病院病人,那種恐懼感反而加重,因為現實中的有些精神病患者確實出現傷人行為,這種恐懼感有現實基礎。
感到恐懼的幾個片段是姐弟倆捉迷藏,假外婆突然出現,追趕她們。以及晚上行為詭異的假外婆發(fā)現隱藏的攝像機,拿著刀和攝像機,把攝像機擺放到姐弟倆房間前,去砍門。以及姐姐被關到假外公外婆的臥室,假外婆處于失控狀態(tài),爬到床底時不時的伸出手
[#The Visit#][#探訪驚魂#]美國恐怖片類型中少見的沒有鬼,本片和中國恐怖片的元素像極了,通過鏡頭驚嚇觀眾,最后告訴你,不好意思,我們都有病,精神病好不好!好在,采用一種特殊手持式記錄片方式拍攝,讓觀眾產生幾分真實感,加上導演[#M. Night Shyamalan#]老到的經驗,保證了本片不至于太悶。整體上來說是個及格但不出彩的影片。
Kathryn Hahn 飾演的媽媽,當初同父母鬧翻,跟著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跑了。生了兩個孩子之后,離婚的她有了新的男朋友。正巧父母通過網絡找到了自己,這個媽媽又想跟男朋友單獨度假,于是就把孩子送上火車去跟從未謀面的外公外婆住一個禮拜。我們的主角就是這兩個孩子,電影開場打造的本來俏皮、溫馨的氣氛,隨著孩子這一個禮拜內的所見所聞,慢慢的變得驚悚起來。
電影有一個已經被影迷和影評人拋棄的導演。M. Night Shyamalan 很有意思,對知道他的影迷來講是一個“傳奇”。1999年,他憑借《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登上事業(yè)頂峰,一部至今看來都非常有功力的懸疑片,最后的劇情扭轉 ("Twist") 跟同一年的《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一并堪稱當代電影史里的經典,而M. Night 也被好萊塢推崇為“下一任的斯皮爾伯格 (Spielberg)”。他接下來的電影,也都繼承了肯定有一個驚人扭轉 ("Twist") 的傳統(tǒng)。誰知,后續(xù)電影《不死劫》 (Unbreakable 2000) 和 《天兆》 (Signs 2002) 還算是好片,但再接下去受到的反饋是一部不如一部
《探訪驚魂》在一個偽紀錄片形式用爛的時候,依然為自己博奪了贊賞與喝彩。導演是曾經執(zhí)導過恐怖片神作《第六感》的M·奈特·沙馬蘭,雖然這部電影遠不及《第六感》給人以震懾,但身為恐怖片,起碼在恐怖這一點,它做到了。
電影的故事頗為誘人。
羅萊塔在19歲時愛上自己的英文老師,在父母極其反對的情況下,不顧一切與老師私奔,并因此與父母斷絕了關系。事實上,父母在她私奔的第二天就耐不住主動聯(lián)系她,羅萊塔卻因為年輕人的頑固,走上了極端。自此15年沒有和父母聯(lián)絡。
私奔后,羅萊塔與英文老師生了兩個孩子,沒多久,英文老師出軌,拋家棄子離開了她。15年后,羅萊塔的父母通過網絡找到了女兒,想和她重修舊好。羅萊塔放不下心結,只讓兩個孩子自行前往。15歲的大女兒貝卡和13歲的小兒子泰瑞為了促成母親一樁新戀情,便欣然同意去會面從未見過的外公與外婆。
除了為母親與男朋友騰出地方,貝卡還有一個心愿,她要把整個行程用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尤其是,她想要聽見外公外婆親口對鏡頭說出原諒母親的話,以此讓母親解開心結。
“探訪驚魂”2015佳片有約,住在外婆家,夜里不要出門哦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