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節(jié)奏慢,每逢遇到祭祀或者禮儀,更是慢騰騰地展示。恰逢我休假,心靜,不躁,用了五天時間看完。
有人說當年經(jīng)費不夠過于簡樸,我倒覺得,春秋時期的生活,本來就是初始文明狀態(tài),甚至是貴族生活,該有幾分粗闊大氣,裸露的地面、樸素的衣服、低端的兵車、粗闊的廳堂,何必精美,越是簡單的表現(xiàn),越接近歷史生活的本質。
這一點,與八十年代的電視劇《紅樓夢》不同。畢竟,明清時代的貴族生活已經(jīng)是千年積累后的大成了,而且紅樓夢主要是表現(xiàn)貴族生活細節(jié)的
歷史劇應該怎么拍,一直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墒呛芏嗳硕疾恢?,1990年的《孔子》,它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首先歷史劇的定義一直有待商榷,有人認為條件太苛刻才把標準定的越來越模糊。導致現(xiàn)在穿上古裝既是歷史劇的定義出現(xiàn)。除了名字以外一切都與歷史無關的同人劇也能混淆視聽,搖身一變成為歷史劇。簡直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
《孔子》這部電視劇,它考究到 服裝、道具、禮儀、音樂、習俗等等一系列該有的都有了。很多觀眾甚至說可以當作紀錄片來看。但歷史上這段比較混亂的時間,些許記錄雖然有,相比其他王朝不夠詳細,可見劇組幕后做了多少功課。前幾集里,孔子從成年之到仕官,無處不在的禮
、 六藝與授徒。短短幾集基本敘述完了孔子一生的功績。第五集有了與老子的論道,之后便是周游列國與最后一集作春秋。 它不像其他電視劇的主角通篇說教,或者利用其他角色的臺詞反復稱贊主角如何。更沒有像其他電視劇那些做作的表演,唯一看到的就是孔子純潔又質樸的精神和其弟子對他亦師亦友的感情。不用任何渲染,劇情有些許對論語故事的改編
《孔子》是由張新建和劉子云導演,王繪春等主演的十六集電視連續(xù)劇,該劇藝術地表現(xiàn)了孔子坎坷的一生和博大的思想。人物眾多,場面宏大,堪稱一部歷史文化巨片,一舉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全國電視劇“飛天獎”特別獎,同時獲“最佳美術”、“最佳音樂”單項獎,還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照明”兩項提名榮譽獎。創(chuàng)造了一劇獨獲五項“飛天獎”的紀錄。
第一集 昭公分軍三家,孔丘拜師太史
第二集 季大夫宴請士人,孔仲尼加冠禮成
第三集 仲尼悟樂文王操,魯國迎齊太廟禮
第四集 有教無類,細品關雎
第五集 洛邑學禮,孔老論道
第六集 追魯君以適齊,聞韶樂;答景公之問政,悟逝水
第七集 斥八佾,論中庸
第八集 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
第九集 將墮三都,功虧一簣
第十集 魯定公沉溺女樂,孔仲尼痛惜郊祭
第十一集 失意于衛(wèi)國,被困在匡地
第十二集 子見南子,衛(wèi)君不為
第十三集 晉曹宋,投無路;鄭陳魯,始有光
第十四集 陳蔡有厄
八九十年代電視劇在尊重歷史、力盡還原和幀幀演技上是令人欽佩的,碾壓當下豪華視覺劇。那時候的電視劇是有靈魂的,可惜現(xiàn)在知道這部劇的也就上豆瓣的這些人了??浊鸬⒒笥诘赖滦袨樗囆g而厘定人格智慧,未免流于理性缺席下的想當然,只可惜地中海畔的數(shù)學季風吹不到泰山之麓,孔徒若參加雅典幾何考試,估計全軍覆沒,也許就子貢可以勉強考個及格
在網(wǎng)上在線看是繁體的字幕蠻好。圖省事買了dvd的正版。因為是出版物要符合規(guī)定,所以配了簡體字幕,簡體也就忍了。但是錯誤多得簡直讓人氣憤,乃至最后我都覺得可笑。估計這個做字幕的人,別說論語了,一點國學都不懂估計。實在是!!可見這些國有音像出版機構的文化素養(yǎng)有多差勁,把持著出正版的權利,做這種垃圾。真是個大笑話!
哪位要是能提供繁體字的字幕拜謝了!沒找到。怨念中!
穿越到現(xiàn)代成為孔子會是什么樣的體驗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