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系列已經被拍過太多次了,諾蘭三部曲第二部更是把蝙蝠俠和小丑這一對命中注定的宿敵推向了受關注的頂峰。因此這一部情節(jié)、敘事都平平無奇的作品沒有收到太多好評也是很正常了。
我感興趣的地方在于整個小丑起源故事的發(fā)展。是什么讓一個普通人變成了相信世界就是由隨機性構成的混亂一團、因而唯恐天下不亂的反社會人格呢?是因為太多太小概率的壞事通通砸中了他嗎?離開了化工廠的實驗室去做脫口秀演員,卻屢屢受挫,這是他個人價值實現(xiàn)上的失??;微薄的薪水難以糊口,讓妻子和肚里的孩子挨餓受凍
看之前就聽說,小丑這個角色,有兩部很出名的作品
一個是《小丑》,一個是《致命玩笑》
看完之后覺得拍的還挺不錯的,DC的動畫電影一直都很有質量,這一部也是。
印象比較深的,第一是蝙蝠女被槍擊的那一幕,當然還有后面小丑對她的,非人道的侮辱。
還有他為了逼瘋戈登警長,所精心設計的那個恐怖過山車。
還有就是那個倒置擺放的房間,處處都強行把觀眾拉入小丑的視覺中,不得不佩服導演的拍攝手法。
最有印象的,當然還是最后蝙蝠俠和小丑同時,為了一個冷笑話而放聲大笑的鏡頭。
蝙蝠俠和小丑
關于前面的半個小時,多數(shù)人是要吐槽的,覺得是強行拖時間,并且劇情略帶脫節(jié)。個人認為,這半個小時的確是為了片長,畢竟原作是四十多頁的漫畫。
不過這劇情也并不是毫無意義。這劇情其實是通過蝙蝠女和片中那個小反派(名字記不得)映射老爺和小丑的關系。
小反派詭計多端,對蝙蝠女抱有興趣,并且常常算計蝙蝠女,與她多次交手,使蝙蝠女處于被動。最后小反派被捕時還在向蝙蝠女表達愛意,有一種“我一定會回來的”的卷土重來之勢。甚至很會讓人想想他越獄出來后又繼續(xù)作案,引來蝙蝠女,繼續(xù)和她糾纏。很顯然,蝙蝠女和小反派之間的關系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老爺和小丑之間的關系。而且老爺在劇情中也是極力阻止蝙蝠女和小反派接觸,有人說那是老爺?shù)淖源?,其實不然。那是因為老爺意識到了蝙蝠女和小反派之間可能會變成如今自己和小丑一樣兩人都身陷漩渦之中。這半個小時也是具有一定意義的。當然那段野戰(zhàn)確實值得吐槽......就當是為R級加一點分量吧......
[img=1:C][/img]
小丑想知道面對黑暗時刻,人是否一定會崩潰而發(fā)瘋,而蝙蝠俠告訴他,人不一定會崩潰,也不一定非要像小丑那樣“瘋”。但即使堅硬如蝙蝠俠,未必就比小丑崩潰了的瘋狂更正常,兩個人是站在對立面的瘋子,小丑希望蝙蝠俠“笑”,其實就是希望他崩潰,蝙蝠俠希望“拯救”小丑,其實自己堅硬得那么辛苦,變成他那樣哪里稱得上拯救。兩人的宿命注定兩人這樣,蝙蝠俠和小丑一樣值得悲哀。每個人面對悲慘命運都注定悲哀,企圖靠什么來拯救,很偏執(zhí),也很天真。所以蝙蝠俠和小丑的所作所為悲哀而可笑。兩人深知,但那已成宿命,誰能拒絕?
PS 蝙蝠俠和小丑和普通人的不同
蝙蝠俠抓住致父母死的“犯罪”不放,而小丑抓住的是“無常的,玩笑似的命運”,兩個人都偏執(zhí)到瘋狂。
成人動畫,其實蝙蝠俠所有作品都在說一個主題:蝙蝠俠不是英雄,他是一個有著偏執(zhí)的正義感的心靈創(chuàng)傷的人,他的很多行為之所以那么追求形式的規(guī)則(不殺人),就是因為他本身的陰暗面克制,但也因為這樣,他不溝通、不解釋、控制欲強、只用自己的方式拯救、承擔一個城市的正義,這不是正義,這是個人黑暗面的強行抑制和投射,所以蝙蝠俠確實是一個最自私的人,通過最犧牲自我、無私的方式。因而,我們知道了,蝙蝠俠的敵人都是自我的投影,都是他自我造成的,就像一個圓圈,回到了自己一開始避免的不正義和無秩序
蝙蝠俠:致命玩笑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