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里尼倒數(shù)第三部長片, 之后是1987的訪談錄, 1989的月吟, 都已看過, <舞國>由他在銀幕上的代言人馬斯特洛依阿尼(八又二分之一, 女人城....)和妻子瑪茜娜(大路,朱麗葉和精靈...)主演, 講述兩個40年沒合作的舞蹈搭檔最后一次在電視臺合作舞蹈
有的人的童年期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費里尼就是這樣的人, 而<舞國>則是典型的費里尼電影, 揮之不去的馬戲團情結, 永遠的幽默亢奮, 兩個人都是我喜歡的前輩演員, 馬斯特洛依阿尼這個老嬉皮尤甚, 兩個腿腳不便的老人在舞臺上表演踢踏舞, 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有多青春, 最后在火車站的道別(我們這輩子可能再沒機會一起跳舞了), 又還是那么感傷.
費里尼的臺詞永遠是一流的:
"沒有屁股的女人就象沒有繩子的山地兵"
"人類的祖先果然是猴子,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因為那個純粹的大自然已經(jīng)不存在了"(一個猴子在拉馬斯特洛依阿尼的鞋子)
"你是不是忘了你最重要的勛章:胸括約肌章"(馬斯特洛依阿尼嘲笑一個夸耀自己有多少登山勛章的骨瘦如柴者)
人對于歲月時光的感觸,全世界是共通的。
關于費得里科費里尼,《舞國》是我看的第二部作品,世人對于這部片子的評價是他所有作品當中最容易理解的一部,查看作品列表,1986年的作品也的確是費里尼的創(chuàng)作晚期。兩位主演茱莉艾塔瑪希娜和馬塞洛馬斯楚安尼一位是他妻子,一位被稱為他在熒幕前的化身,我想費里尼想做的一個是緬懷過往的美好歲月,一個是向世人回擊。
故事的兩位主人公Ginger和Fred曾作為踢踏舞伴在全國巡演,隨著演出結束,兩人各自成家,25年,因為圣誕的電視節(jié)目再次聚首,本想著在舞臺前再次找回往日的風采,卻發(fā)現(xiàn),隨著電視大眾消費的普及,他們只是整個節(jié)目中無關輕重的一環(huán),在經(jīng)歷了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之后,兩位老搭檔還是完成了自己的表演,演出結束后,雖然各自都被對方感動,卻還是踏上了回家的歸程。
最近看了一篇關于李宗盛的專訪《文創(chuàng)不在產值,而在感動》。在訪談的最后,李宗盛說:以前在滾石,他說這是一個偉大的行業(yè)。而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看不起我們,覺得我們是小丑。一講到歌手、藝人,都用很廉價、很不堪的文字來描述,對
費里尼我一開始覺得他不會拍悲劇,所以看什么都是沒心沒肺的,看著大人物小人物鬧哄哄亂成一團,好像一場節(jié)日祭,唯一稱得上悲劇的,恐怕就是卡薩諾瓦最后變成廢柴,在某貴族的宮殿里抱著假人翩翩起舞(那個宮殿我見過喲)。
但是這片子在我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利用結局嚴重的打擊到了我,令我郁悶了整整一個禮拜,也徹底改變了我對費里尼的印象。
劇情比較簡單,有點喜歡裝b的juliette年輕時和花花公子marcello倆人是搭檔跳舞的,模仿美國著名的踢踏舞組合,那還是相當紅火的;后來juliette嫁人,marcello還繼續(xù)浪子生涯。然后倆人70歲,被綜藝節(jié)目挖出來,(意大利版《藝術人生》)于是倆人又重逢,又一起跳舞。然后重新萌發(fā)愛情。
整部劇情非常輕喜劇(類似白酋長那種),有好多地方看得忍不住要笑出來,倆人跳的舞就是講什么戀人分別然后去火車站深情挽留終成眷屬的,結果最后倆人依依不舍的在火車站告別,音樂響起,我以為就要大團圓,鉚足了勁看marcello發(fā)揮余熱追火車的時候,字幕出來了....我當時傻眼了,于是等,等到字幕出完看有沒有什么東西
這是一部關于老年人與懷舊的電影,影片中的兩位主人公畢波與艾蜜莉分別模仿了美國明星中的兩個人。在1940年代的抗戰(zhàn)大蕭條、停電、各種各樣的災難性事件面前,有兩個跳踢踏舞的青年男女,成為銀幕上最惹人注目的形象,但是從影片開始,金格(Ginger)的老年人形象在影片中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就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不再被多少人所記住,而這時在舞臺上流行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不再有任何老年人位置,隨處是關于青春少女的形象,她已在不知不覺間被埋沒在舞臺下了,而她苦苦等待的畢波又一直沒有出現(xiàn)。
1986年的法國,出現(xiàn)了一部中文譯名為《舞國》的電影。而無論是該片的意大利原名還是英文譯名都與“舞”和“國”兩字毫無關系,影片中也未能體現(xiàn)出任何與“國”字有關的情節(jié),因此這一個中文譯名無疑是偏離主創(chuàng)原意的。一部費里尼的晚期作品卻被賦予了昭和和川端康成的色彩,這種電影譯名雖然優(yōu)美,但是給人的感覺就和《鐵金剛》(007香港譯名,臺灣譯為《第七號情報員》)等港臺電影的譯名一樣。
電影的意大利名《Ginger e Fred》的和英文名《Ginger and Fred》倒確實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姜和弗雷德
舞國:神仙必看的喜劇片 試圖去抓取往日的榮光,只是一切都早已離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