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希望活在一個邊緣群體和少數(shù)群體也可以享受的的社會里。和大部分人一樣,在這個諾大的世界里,能有自己的尊嚴(yán),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孤兒院一起唱出回憶里那首歌時我就繃不住了。我預(yù)感到了會是個悲涼的片子,這個找到工作后的欣喜和振奮,確實給了很多安慰。另外很喜歡導(dǎo)演用一些非常細(xì)節(jié)的鏡頭講故事。
但我覺得電影本身還是把生活理想化和規(guī)律化了
隨意點開了這一部電影,在開始看之前甚至沒想到能坐下來安安靜靜地看完這120多分鐘。影片是日本電影所常見的娓娓道來的形式,整體平淡的敘事中穿插著一些或喜或憂的轉(zhuǎn)折。當(dāng)主角去到療養(yǎng)院工作時,對我來說終于看見了主角似乎開始擁有了在他看來幸福的生活,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在周圍寥寥無幾真正關(guān)心他的人中,主角無形中已經(jīng)被規(guī)訓(xùn),收斂了他性格當(dāng)中率真的部分。面對被霸凌的同事,他第一次選擇了沉默,從他后面的眼淚中也能覺察到他的愧疚與無力。拿著被欺凌之后的阿部君送給他的波斯菊
一路從《蛇草莓》《搖擺》到《親愛的醫(yī)生》再到《賣夢的兩人》再到這部《美好的世界》,西川美和的電影,絕對屬于看后回味時分,才覺出后勁兒大的那一類。
這次題材依舊延續(xù)著西川一貫的風(fēng)格偏好,她的鏡頭像一雙在東京繁華樓宇暗處的眼睛,總是注視著那些現(xiàn)實社會陰影之下,搖擺不定的人心,曖昧幽暗人性。
[親愛的醫(yī)生]
[搖擺]
[蛇草莓]
她尤其對那類善惡難辨,矛盾集合體的角色情有獨鐘,借由著這些角色來探討其背后的社會根由。
這次的主角,是連續(xù)入獄6次,最終因殺人而服刑十余年的黑社會人三上。
兩周前裸辭,昨天拿到新offer,今天看到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剛從監(jiān)獄釋放的犯人重回社會的故事。特殊的是,這位犯人有著「十犯六入」犯罪記錄,人生大半的時間在監(jiān)獄度過。
而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影片給出了答案,是犯人面對新天地的茫然與落后,是周遭人對前科人員的歧視與偏見,是囚徒對自己原生性格的無可奈何…當(dāng)渴望改頭換面的愿景遭遇現(xiàn)實的殘酷,再走老路似乎成了一條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穆贰?br>我們作為普通人,沾沾自喜自己還未淪落到逃避現(xiàn)實,步入歧途的地步
三上因為殺人入獄十三年,一切的后來在我們推測來,不過都依然會糟糕。再看標(biāo)題,又回去想大概他很好的融入了社會,一切就“美好”了。
不過并沒有,西川導(dǎo)演要告訴我們的,要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生都脫離社會主流大眾的暴徒如何和那個從未變過也不會改變的社會如何碰撞的。
作為個體,三上即孤立的,又有周遭變化出現(xiàn)的融合。這一切的線頭,就是母親本劇中也可看為身份薄。如三上母親那般不可知,卻曝露在大眾之下。三上開始了這段和社會普羅大眾和社會潛在意識的,火星四濺的相處。
美好的……
詞窮時用的形容詞,就像實在無話可說時,敷衍地說出那樣,“你看這個花多好看,你看這只貓多可愛,你看這個那個多美,多好……”多敷衍。
在看《奇葩說》的時候,忘了討論哪個主題,辯手柏邦妮說:“心里面有很多苦的人,得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滿。”馬東回答:“你錯了邦妮,心里面有很多苦的人,一絲甜就能填滿?!边@句話,在看過《美好的世界》后,體會更深了。
2小時有余的電影,讓濃縮的這個人的世界,有希望,有失望,有憤怒,有妥協(xié),有溫暖,也有遺憾。
一個私生子,十幾歲就混幫派
美好的世界:大波斯菊屬于暴風(fēng)雨,等不到太陽升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