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化學(xué)家羅伊·普朗克特(Roy J. Plunkett)博士在杜邦公司的一個實驗室中意外發(fā)現(xiàn)四氟乙烯。
1941年,杜邦公司取得四氟乙烯的專利。
1942年,四氟乙烯被用于美國曼哈頓計劃(制造坦克外部材料),杜邦公司是主要參與者。
1944年,杜邦公司以"Teflon"的名稱注冊商標。
1954年,法國工程師馬克·格雷瓜爾(Marc Gregoire)的妻子柯萊特(Colette)覺得特氟龍既然能防止釣魚線打結(jié),用在煎鍋上效果一定不錯。同年,杜邦公司開始生產(chǎn)特氟龍,并迅速成為該公司最賺錢的流水線(3天7000萬美金)。
1954年
《黑水》,由真實事件改編,2016年奧斯卡金像獎《焦點》得獎班底拍攝制作的同類題材電影,關(guān)于蚍蜉撼樹,挑戰(zhàn)冷血強權(quán),逆流揭示真相,前者壟斷巨頭,后者宗教體系。雷同,也許就是這部高分電影在去年頒獎季折戟沉沙的真正原因吧。
令人震撼的,并非電影本身,而在于現(xiàn)實,或許與你我息息相關(guān)。通過片子,了解到一個化學(xué)界大佬:特氟龍(英文名Teflon)。
網(wǎng)上查證了資料,特氟龍化學(xué)名叫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簡寫為PTFE),一般稱作“不粘涂層”或“易清潔物料”
《黑水》是由托德·海因斯執(zhí)導(dǎo),馬克·魯弗洛、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影,《黑水》與《聚焦》、《綠皮書》等影片類似,整體就像一篇非常工整的作文,《黑水》整體是非常具有奧斯卡體制的一部電影,但是并沒在今年奧斯卡得到任何獎項。雖然遺失獎項但是也是今年非常值得關(guān)注的電影。
(正義的化身往往就是這么“平白無奇”)
《黑水》以現(xiàn)實主義題材類型進行拍攝,雖然大部分都是對話戲但是導(dǎo)演整體拍的并不乏味電影進入主題非常的快,節(jié)奏把控能力也得到非常好的體現(xiàn)。電影畫面整體偏綠
我喜歡節(jié)制的電影,即使是個人對抗體制這樣的社會題材,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展示的不是一個孤膽英雄,而是一個在漫長審判中,經(jīng)歷了委屈,枯燥,猶豫,退縮,煩躁,最終選擇了良知和堅持的普通人。
沒有勝利的喜悅,而是一種知道這件事遙遙無期,而我活著就必須做下去的堅定和無力感。在這漫長的審判路上,他是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后一個。
只是,如果十個人是受害者,可以為十個人維持正義,如果一百個人是,也可以為一百個人維持正義,但如果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生活在不正義的體制里
你也許沒有聽說過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傳媒,但你一定聽說過去年大火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當(dāng)然,如果你關(guān)注奧斯卡的時間再長久一些,你肯定還會了解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18年的提名作品《華盛頓郵報》、以及剛在年底新鮮出爐的沖奧力作《黑水》。
而它們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出品方——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傳媒,以下簡稱“Participant”)。
關(guān)注每年年底的歐美頒獎季已經(jīng)是我雷打不動的觀影習(xí)慣之一。每年這個時候,總有很多優(yōu)秀電影通過在電影節(jié)上映
前半部分揭露了資本逐利的瘋狂,后半部分顯示資本力量對制度的滲透。
杜邦公司使用有害的化工原料牟取暴利多年,而耗時二十多年打的官司,期間多位受害者已經(jīng)去世,賠償?shù)慕痤~對于杜邦公司的暴利僅僅是滄海一粟。這樣的正義,是正義嗎?
“越來越大的企業(yè)
越來越小的公園
越來越深的幻滅”
“只有我們自己保護自己”
在資本面前,我們還有奮力一搏的勇氣嗎?
整個影片很能反應(yīng)社會問題,引發(fā)思考。
黑水:2019推薦,一個人的良知能撬動多大的石頭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