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瀕臨死亡且快要滅絕的愛情,為人們稱頌,又津津樂道。
假如我們每個人都只剩下六個月或者十個月的生命,我們會不會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天?
所有人都在為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而慶祝,卻很少有人為離開這個世界而歡呼。
薩迪·德拉尼說“生命是短暫的,是由你來把它變成一顆糖?!?
因為字數(shù)不夠,在最后的最后我想說,埃米的發(fā)量真的是讓人羨慕。
老實說,我對這部電影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巨大的中美文化差異橫梗在我和電影之間。
孩子的骨肉瘤對于家庭幾乎沒有任何負擔,在扎克的病情急劇惡化之前,家里最大的難題就是安排不出今天誰去遛狗。同時作為一個接受了26次化療的人,家里人居然放心他冬天里穿著薄薄的衣服晚上開車出去逛,絲毫也不怕冷,也不擔心著涼。
三星吧,視聽語言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不過演員的演技我不是很喜歡,感覺比較程式化,仿佛在別的電影里看過他們哭了無數(shù)次。
2021年1月9日補充
明明一開始就知道結局,但還是會在結尾前流著淚地期待真的有奇跡會發(fā)生。會不會,Zach屏住呼吸,唱完了那首《Clouds》。會不會,他拿著寫好的College Essay,昂首挺胸地朝著他夢寐以求的校園走去。會不會,他開著他的GTR,載著Amy和Sammy去野餐,去hiking,一路上打打鬧鬧。會不會,他還和家人們還坐在一起吃晚餐,還是圣誕節(jié)。不會,都不會,Zach走了,變成了天空中的那個“Z”。
但我說,Zach是幸福的,甚至是比絕大多數(shù)的,活著的我們,都幸福的。很多個讓我淚目的瞬間,是因為Zach有那么多真的愛他的人
本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不僅僅是在片頭上加這幾個字,整個故事真的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包括主要故事情節(jié)。
我其實是以看爆米花青春愛情片的心態(tài)開始的,但越看越覺得,好看,真實的人物、真實的事件、真實的情節(jié),本身具有的力量足以感動人,不管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而且總體而言,導演比較克制,并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刻意拔高主角,使得真實感更強。這種片子我國也有,拍得也不錯,《滾蛋吧,腫瘤君》,可見人類是有共情的。
不曉得導演是否拔高了歐美對絕癥患者的關愛程度和方法,如果沒有
云上情歌:Don't have to find out you're dying to start living.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50.html